京东国际业务战略布局 - 公司将国际业务列为未来最重要行动之一 强调不走跨境电商模式 而是到海外做本地电商 在当地组建团队 进行采购发货 只卖有品牌的商品 [2] - 计划签订1000个中国品牌 把它们带到海外 这些品牌是亚马逊和当地零售商所没有的 [2][5] - 深知本地电商模式弊端——"很慢、很苦、很累" 预计需要十年、二十年才能干成 [4][5] 近期收购动作 - 斥资40亿港元收购香港佳宝食品超级市场70%股权 佳宝在香港拥有约90间分店及20至30间铺位物业 交易包含过渡期条款 京东不会立即接管业务 而是先由佳宝创始人代为管理三年 [2] - 以每股4.60欧元现金对价收购德国Ceconomy AG所有股份 估值22.3亿欧元(约185亿元人民币) Ceconomy旗下运营MediaMarkt和Saturn两大欧洲电子零售品牌 在多国线下拥有数百家门店 [3][4] - 此前曾尝试收购英国Currys未果 再次收购Ceconomy看中其在欧洲的影响力和密集销售网络 [4] 欧洲市场布局 - 已在欧洲布局三年 基础设施基本建成 预计今年底完成 明年开始营业 [4] - 2022年在荷兰推出欧洲全渠道零售品牌Ochama 采用重资产自营模式 自建仓储 目前面向欧洲24个国家提供全品类商品配送和自提服务 [4] - 2024年4月在英国伦敦启动测试全新线上品牌"Joybuy" 预计年底正式上线运营 追求品质、低价和快速配送 [4] 商业模式特点 - 公司采用重资产运营模式 2024年净收入11588亿元 净利润仅400多亿元 [5] - 通过收购已有门店和人力建设 快速适应当地市场 将业务从"跨境"变成"本地" [5] - 启动"百亿千品新增长计划" 未来三年通过跨境模式引入1000个海外新品牌 助力达成累计100亿元销售增长 [5] 历史经验与挑战 - 曾因激烈竞争下的亏损和本土化运营不足 于2023年关停印尼站和泰国站 [6] - 需要在"不把利润当作最大需求"和"企业必须赚钱"之间找到平衡点 [7]
刘强东的国际化棋局,注定是一场持久战
财富FORTUNE·2025-08-02 2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