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财富FORTUNE
icon
搜索文档
一家中国小型初创公司希望引领全球电动出租车革命
财富FORTUNE· 2025-07-24 20:56
最近的一个早晨,在香港繁忙的货运码头附近的一个工业区,一辆白色名爵(MG)电动出租车缓缓驶 入了一个类似洗车房的狭窄换电柜。液压升降装置将车辆托起,引导式机械系统随即滑出出租车耗尽的 电池,并换上充满电的新电池。整个过程无需插电,也无需坐等充电。不到三分钟,出租车即可重新上 路。这是优品车(U Power)在香港投放的首个换电柜。这家鲜为人知的初创公司来自上海,计划在香 港建设数百个换电柜,致力于让以老旧过时闻名的香港出租车车队的核心系统实现电动化。 香港的出租车车队素以老旧过时而著称。优品车希望其电池更换技术能帮助香港守旧的出租车司机接受电动车。图片 来源:Peter Parks—AFP via Getty Images 这个市场存在巨大的商机。在香港包括出租车、公交车和货运车在内的11.9万辆商用车中,电动车仅占 4%。而在出租车中,电动车的比例甚至更低。截至2024年12月,香港仅有90辆电动出租车,占该市 18,163辆持牌出租车的0.5%。这与香港私家车中24%的电动车普及率形成了鲜明对比。 香港的现象在全球具有代表性:在全球超过4亿辆商用车中,电动汽车的比例不足1%。即使在旧金山、 奥斯陆和阿姆斯 ...
顶尖经济学家: 住宅开工率在下降,美国楼市正在失去支撑
财富FORTUNE· 2025-07-24 20:56
图片来源:Getty Images 穆迪分析首席经济学家马克·扎蒂表示,房地产市场正变得如此疲软,很可能会严重拖累整体经济增 长。 他上周在社交平台X发布的一系列帖子中指出,就在几周前他才对房地产市场发出过"黄色警报",但鉴 于前景已然恶化,现在他认为"红色警报"更为贴切。 扎蒂警告称:"除非抵押贷款利率很快从当前接近7%的水平大幅下降,否则房屋销量、房屋建筑活动, 甚至房价都将大幅下降。然而,这种情况似乎不太可能发生。" 5月份现房销量意外上升,但仍创下了自2009年以来任何5月份的最慢销售速度,这进一步证明春季这个 通常的销售旺季已然惨淡收场。 与此同时,5月份新建单户住宅销量环比暴跌13.7%,而6月份单户住宅新屋开工量则下降4.6%,建筑许 可发放量也有所下降。 扎蒂表示:"房屋销售已经异常低迷,但此前提供利率补贴的建筑商一直在支撑销售数据。他们现在也 放弃了这种做法。这(补贴)成本实在太高了。一个明显的迹象是,许多建筑商正在推迟从土地银行购 买土地。新房销量、开工量和完工量很快就会下降。" 他补充说,房价此前也一直保持坚挺,但现在正趋于横盘,而随着接近7%的抵押贷款利率抑制需求, 房价预计将会下跌。 ...
87岁董事长的成功秘诀
财富FORTUNE· 2025-07-24 20:56
图片来源:COURTESY OF GELLERT GLOBAL GROUP 许多员工都在期盼着62岁的到来——届时就能领取退休金、并彻底告别朝九晚五的生活。 然而,对于现年87岁的乔治·盖勒特而言,这种忙碌的生活仍未画上句号。 守时和坚持日常作息听起来似乎是理所当然的,但有迹象表明,年轻人对迟到的容忍度正在提高。2024 年的一项研究发现,Z世代并不把迟到当回事儿,在接受调查的16至26岁人群中,近半数认为迟到5至 10分钟与准时到场无异。相比之下,仅有约40%的千禧一代认为迟到10分钟尚可接受,X世代和婴儿潮 一代持这一观点的比例分别为26%和20%。 盖勒特:成功意味着亲力亲为 当盖勒特于1966年在岳父的公司Atalanta开启职业生涯时,他的工作是拆邮件(他开玩笑说,那时候还 没有电子邮件)。当时,这或许看似是一份枯燥的文职工作,但却让他得以了解公司内部的整体运作模 式——他表示,这恰是当下年轻人能够从中汲取的经验与教训。 他告诉《财富》杂志:"要亲力亲为,从基层做起。" 但如今许多年轻职场人不再愿意在同一家公司工作数十年。尤其是Z世代,他们跳槽的频率远超以往, 部分原因是为了谋求更具优势的职位或是更 ...
黄仁勋每周7天,每天“从起床那一刻起”就开始工作
财富FORTUNE· 2025-07-24 20:56
英伟达CEO黄仁勋的工作理念 - 英伟达CEO黄仁勋表示自己始终处于工作状态,从醒来到入睡都在工作,一周工作七天[3][4] - 黄仁勋将大部分时间用于展望未来和构想公司发展情景,而非处理日常事务[4][5] - 其目标是打造英伟达成为巨型人工智能系统,并推动公司各环节积极运用AI[5][6] 英伟达的企业文化 - 公司员工普遍存在加班文化,部分员工每周七天工作至凌晨一两点[7] - 工程部门员工工作时间更长,会议中常出现激烈争吵[7] - 高薪酬待遇使员工难以选择离开[8] - 黄仁勋承认英伟达工作环境严苛,强调"想成就非凡之事,谈何容易"[9][10] 行业领导者的工作态度 - 为扩大业务规模,许多行业领导者选择放弃工作与生活平衡[11] - That's It Nutrition创始人表示即使度假也需24小时待命[12][13] - 前总统奥巴马认为在追求卓越过程中必然存在工作与生活失衡的阶段[13] - Scale AI联合创始人建议选择不需要刻意追求工作生活平衡的工作[14] 公司市值与表现 - 英伟达当前市值接近4.2万亿美元,成为全球市值最高公司[1] - 公司股价在过去五年中飙升1600%[4] - 市值超过Meta和亚马逊的合计市值(4.1万亿美元)[1]
达美航空正逐步摒弃固定票价,利用AI实现个性化定价
财富FORTUNE· 2025-07-23 21:04
图片来源:Getty Images 在公布超预期的财报后,达美航空正进一步借助人工智能技术来提高利润率,其途径是充分挖掘每位乘 客的票价支付潜力以实现效益最大化。 达美航空总裁格伦·豪森斯坦(Glen Hauenstein)上周向投资者透露,到今年年底,该公司计划将人工智 能个性化定价的机票占比提升至20%。目前,该公司约3%的航班票价由人工智能决定,这一比例是九 个月前的三倍。 在11月举办的公司投资者日活动上,豪森斯坦解释道,长期规划是彻底摒弃静态定价模式。 "这是对我们现有定价方式及未来定价体系的全面重构,"他表示,最终目标是"针对每位乘客,在特定 航班、特定时间提供专属价格"。 他将人工智能比作"超级分析师":"它全天24小时、每周7天持续工作,试图模拟……实时票价应如何设 定?" 尽管该计划的推行将历经"数年",但他表示,初步结果显示"单位收入显著提升"。 达美航空通过与以色列公司Fetcherr合作实现这一定价模式。这家公司成立已有六年之久,其客户还包 括巴西阿苏尔航空(Azul)、西捷航空(WestJet)、维珍航空(Virgin Atlantic)和VivaAerobus。 Fetcherr的 ...
重回盛夏的港股,与中国大公司“共舞”
财富FORTUNE· 2025-07-23 21:04
港股市场复苏与IPO热潮 - 2025年港股迎来盛夏行情,与《财富》中国500强企业赴港二次上市潮形成共振[1] - 2025年上半年港股IPO募资额达1067亿港元,超2023年全年水平,创2022年以来新高[2] - 宁德时代等4家A股公司贡献上半年港股募资额近70%,宁德时代以410亿港元成为全球募资王[2] - 港股单日出现5家企业集体上市盛况,包括蓝思科技等知名企业[1][2] 蓝思科技战略转型 - 蓝思科技2025年《财富》中国500强排名飙升63位,反映战略转型成效[1] - 公司降低苹果依赖度,加速布局智能汽车、AI眼镜及人形机器人等新兴赛道[1] - 从A股转港股仅用100天完成上市流程,创下高效记录[1] - 公司计划以港股为支点推动"中国智造"加速出海[1] 赛力斯业务蜕变 - 赛力斯2025年《财富》中国500强排名从404位跃升至169位,成为升幅最大企业[4] - 公司市值突破2000亿元,从边缘车企转型为新能源领域重要力量[4] - 通过与华为合作开发AITO问界系列,成功打入豪华车市场[4] - 已完成50亿元战略融资,为港股IPO及海外布局做准备[3][4] 互联网平台竞争格局 - 美团2024年股价涨幅超85%,成为外资回流中国资产的风向标[5] - 美团外卖市占率达70%,但面临京东、阿里在外卖和即时零售领域的新竞争[5] - 外资投资逻辑转向关注企业核心竞争力而非政策刺激[5] - 平台经济陷入补贴战消耗战,可能挤占科技创新的资源投入[6] 万达商管资本重组 - 珠海万达商管获太盟投资等机构600亿元战略投资,投资方持股60%[7] - 公司实际经营权与董事会主导权转移至外部投资人[7] - 目前仍保持全球最大商业管理规模,重启上市是核心目标[7][8] 行业变革趋势 - 科技投资人预测2030年代将出现《财富》500强企业加速衰亡的颠覆性变革[7] - 港股成为内地企业全球化战略的重要跳板,美的、宁德时代等案例显示出海需求强劲[4] - 恒生指数和恒生科技指数2025年上半年累计涨幅约20%,与IPO热潮形成共振[4]
员工心理健康很重要,但企业往往忽视
财富FORTUNE· 2025-07-23 21:04
图片来源:getty images 随着心理健康日益成为职场关注的焦点,雇主在提供支持方面已取得进展,然而在明确"谁真正需要帮 助"以及"如何向他们施以援手"的问题上,仍有改进余地。职场心理健康策略往往忽视了那些在工作之 外默默承担多重责任的群体:照护者、年长员工,以及正处于人生和健康关键转折点的女性。 这些群体并非小众。他们在劳动力中占据相当大的比例,其需求正塑造着员工福祉的未来走向。 心理健康没有退休年龄 55岁及以上的劳动者如今占美国劳动力的20%以上,然而在诸多职场心理健康项目中,他们仍遭到忽 视。尽管与年轻同事相比,年长员工自我评估的心理健康状况可能更为良好,但他们更可能面临慢性疼 痛、丧亲之痛或照护压力,且较少使用那些本可为他们提供助力的数字工具。 Calm Health近期一项覆盖英美1500名成年人的《工作、生活与健康平衡报告》显示,半数劳动者存在 至少一项心理健康问题。此外,Aging Society Research Network的一项研究发现,心理健康问题对低收 入群体中年长员工的影响尤为突出:50至59岁的受访者每月有近五天因心理健康问题受到影响,这一情 况相较于20年前明显恶化。 ...
全球旅游业持续火爆,已超疫情之前
财富FORTUNE· 2025-07-23 21:04
2024年10月10日,游客们在比萨斜塔前合影留念。意大利国家旅游局称,今年夏季预计将有1900万游客搭乘国际航班 入境意大利。图片来源:Mehmet Aslan—Anadolu/Getty Images 在世界旅游及旅行理事会( World Travel and Tourism Council' )的新闻与新闻发布页面上,像《葡萄牙 旅行与旅游业迈入黄金时代》《波兰旅行与旅游业有望打破经济纪录》《法国将保持 2024 创纪录的旅 行与旅游业增长态势》这类文章比比皆是,它们都凸显了一个事实:全球最热门的旅游目的地正被游客 淹没,而疫情后的旅游热潮似乎毫无降温迹象。 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 UN Tourism )的《世界旅游晴雨表》报告显示, 2024 年全球旅游已大幅回 暖,国际旅行业务恢复至疫情前水平的 99% 。 2025 年第一季度,国际游客人数较 2024 年同期增长 5% ,较 2019 年同期增长 3% 。 游客数量激增的部分原因在于"报复性旅游":人们踏上了那些疫情期间未能实现且期待已久的旅程。随 之而来的是,大量游客涌入热门景点和度假胜地。 2025 年 7 月 14 日,游客们在法国山海之城 ...
2025年《财富》中国500强排行榜揭晓
财富FORTUNE· 2025-07-22 12:03
2025年《财富》中国500强排行榜核心观点 - 2025年《财富》中国500强榜单涵盖上市和非上市企业 采用与世界500强一致的制榜方法 [1] - 2024年上榜公司总营收14.2万亿美元 同比下降2.7% 净利润7564亿美元 同比增长7% [2] - 上榜公司营收门槛36.2亿美元 同比下降3% 500强总收入相当于中国GDP的75% [2] - 国家电网以5484亿美元营收蝉联榜首 中国石油和中国石化分列二三位 [2][8] - 金属产品行业上榜公司最多(55家) 收入总额1.27万亿美元 [6] 行业表现亮点 新能源汽车行业 - 赛力斯排名上升235位至169位 营收增长超300% 实现扭亏为盈 [3][25][28] - 蔚来和小鹏汽车排名分别上升43位和101位 [3] - 宁德时代受原材料价格影响排名下降9位至77位 [3] 互联网行业 - 京东(11位)、阿里(18位)、腾讯(32位)排名持续上升 [3] - 拼多多排名跃升49位至70位 盈利超156亿美元 [3][11][14] - 美团排名上升19位至80位 [3] - 哔哩哔哩首次上榜(488位) 实现单季盈利 [4][65][67] 半导体与科技 - 台积公司利润榜第4位 净利润360.87亿美元 利润率超40% [5][35] - TCL科技半导体显示业务营收1043亿元创历史新高 [22][24] - 中芯国际承担半导体自主化使命 营收80.3亿美元 [42][44] 企业盈利能力 - 最赚钱前十公司总利润3115亿美元 占500强利润总和41% [5] - 腾讯净利润269亿美元 同比增长65% [5] - 贵州茅台以49%利润率居首 泸州老窖和山西汾酒进入利润率前十 [5] - 携程利润率32% 为互联网企业中最高 [5] - 珠海万达ROE 64%居首 赛力斯和海底捞分列二三位 [6] 企业案例亮点 - 拼多多营收3938亿元 同比增长59% 排名从119位升至70位 [11][14] - 中国中车新签海外订单472亿元 研发600公里/小时磁浮列车 [15][17] - 万向集团首次上榜 全球化布局成效显著 [18][21] - 阳光电源逆势盈利超百亿元 储能业务成第二增长曲线 [32][34] - 安踏集团营收首破千亿元(含亚玛芬) 连续三年国内运动市场第一 [35][37]
2025年《财富》中国500强最赚钱的40家公司
财富FORTUNE· 2025-07-22 12:03
2025年《财富》中国500强排行榜核心分析 榜单概况 - 榜单采用与《财富》世界500强相同的制榜方法,涵盖上市和非上市企业[1] - 榜单数据可反映中国最大企业的最新发展趋势[1] 盈利能力分析 - 利润榜前十名中包括五家商业银行、中石油以及四家民营企业(台积公司、腾讯、阿里巴巴集团、中国平安)[1] - 台积公司以360.87亿美元净利润位列利润榜第4位[1] - 腾讯2024年净利润同比增长超65%,达到269亿美元,排名第6位[1] - 阿里巴巴集团和中国平安分别位列利润榜第9位和第10位[1] - 前十家公司总利润约3,115亿美元,占上榜公司利润总和的41%[1] 相关数据获取 - 可通过"财富Plus"APP获取完整榜单及各子榜(最赚钱公司榜、亏损榜、净利润率榜、净资产收益率榜等)[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