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v Sci:我国学者揭示尼古丁抗衰老的新机制
生物世界·2025-08-03 17:30
尼古丁抗衰老研究 - 核心观点:尼古丁可重编程衰老相关代谢并保护小鼠免受运动能力下降的影响 [3][13][15] - 研究背景:全球老龄化加剧,衰老伴随代谢失调、运动能力下降等系统性生理恶化,NAD⁺水平下降和鞘脂代谢失调是关键因素 [5][6] - 矛盾现象:长期吸烟增加癌症风险,但流行病学显示吸烟与溃疡性结肠炎、帕金森病等疾病风险降低存在关联 [2][7] 实验设计与发现 - 剂量控制:研究采用0.25克/升(低)和0.5克/升(高)尼古丁浓度,模拟自愿摄入并联合糖精钠减少副作用 [10][11] - 代谢机制:尼古丁通过激活NAMPT酶提升NAD⁺合成,改善糖代谢和认知功能 [8];调控鞘脂周转(鞘磷脂合酶/中性鞘磷脂酶)减少神经酰胺积累 [13] - 运动功能:22个月口服尼古丁显著减缓老年小鼠运动能力衰退,BMAge评分显示更年轻表型 [11][13] 多器官与微生物组影响 - 代谢组学:24月龄小鼠肝脏、脂肪等器官代谢组分析显示糖脂代谢和能量稳态通路被激活 [10][11] - 肠道菌群:尼古丁维持微生物组成,改变鞘脂途径相关代谢物,对抗衰老相关菌群失调 [10][11] 研究意义与延伸 - 系统性证据:首次揭示尼古丁通过全身鞘脂稳态调控延缓运动衰退,为抗衰老提供新靶点 [15] - 剂量差异:有益效果出现在显著低于吸烟浓度的尼古丁暴露下,需进一步研究剂量阈值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