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释放多重积极信号 - 经济运行稳中有进,主要经济指标表现良好,新质生产力加快形成,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 [4] - 政策重心转向高质量发展,强调修炼"内功"以应对国际不确定性,稳外贸相关内容减少 [4] - 长远与短期政策协调,质量重于数量,"反内卷"态势明显,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 [5] - 首次提出"十五五"规划建议,强调战略机遇期与风险高发期并存的新特征 [5] - 中央对经济运行判断较乐观,删除"外部冲击影响加大",增加"主要经济指标表现良好" [6] 财政与货币政策协同发力 - 财政政策将加快专项债与超长期国债发行,集中投向"三保"、民生消费、科技创新和重点基建领域 [8] - 货币政策延续"适度宽松",通过结构性工具支持科技创新、消费恢复、小微企业融资与外贸稳定 [8] - 下半年财政支出加码空间较大,三季度末至四季度初可能是政策窗口期 [9] - 货币政策删除"适时降准降息",后续出台结构性政策概率偏大 [9] - 财政政策有望加大对基础设施建设、民生保障等领域的投入,货币政策预计持续降准降息 [10] 资本市场改革与服务实体经济 - 资本市场改革目标为增强吸引力和包容性,完善制度、提升透明度、丰富投资品种 [12] - 资本市场需通过制度优化、产品创新及投资者保护三方面发力,吸引红筹企业和"独角兽"企业上市 [13] - 资本市场是新兴产业融资的重要支撑,通过多层次市场为科创企业提供直接融资渠道 [15] - 资本市场可从科创板、北交所等平台为科创企业提供全生命周期融资支持,发挥并购重组功能 [16] 提振消费与扩大内需 - 提振消费关键在于政策精准落地,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增加中低收入群体可支配收入 [18] - 消费提振需"三端协同":收入端、供给端、环境端,打通消费堵点 [18] - 消费增长可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创造就业机会,形成经济增长良性循环 [19] - 内需刺激政策转向更系统、更可持续的"组合拳",消费提振与有效投资双轨并行 [19] 整治"内卷式"竞争 - "反内卷"政策决心明确,重点行业产能治理有望推进,如光伏、新能源汽车等行业 [21] - 严格执行公平竞争审查,规范地方政府过度补贴和税收优惠,打通产业升级循环堵点 [21] - 整治路径包括法治化治理、建设行业标准、产能优化、引导转型,打破地方保护主义 [22] 资本市场投资机会 - 科技创新板块如硬科技、半导体、人工智能、生物医药等领域将持续获得资金青睐 [24] - 消费板块带动食品饮料、文旅、教育、养老、医疗等产业链投资机会 [24] - 战略层面关注AI相关芯片、算法、应用企业,消费升级领域关注高端商品、新兴服务消费 [25] - 新基建如5G、数据中心、特高压等,以及城市更新、水利工程等"两重"建设领域值得关注 [25] - 科技创新领域如人工智能、半导体、生物医药等,消费领域如新能源汽车、智能家居等 [26]
利好刷屏!重磅解读
中国基金报·2025-08-03 2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