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泡玛特市场表现 - 2025PTS北京国际潮流玩具展吸引众多观众,海外粉丝专程打卡,印证全球影响力 [1] - 产品供不应求,创始人调侃"缝纫机都踩冒烟了",面临产能挑战 [2] - 2025年上半年营收同比增长不低于200%,净利润增长不低于350% [13] - 股价2024年大涨366%,2025年继续上涨,6月12日创283.4港元历史新高,市值一度突破3800亿港元 [13] - 截至最新市值为3266亿港元 [13] 产品销售与黄牛现象 - LABUBU 3.0系列需线上抢购,五大渠道不定时补货,抢购难度大,"秒空"现象普遍 [4][5] - 黄牛在社群中快速溢价转卖,从补货到溢价卖出全程不超过5分钟 [6] - 衍生出"付费补货通知群"灰色产业链,会员费8.8-19.9元,存在套路 [6] - "粉牛"群体出现,从粉丝转变为利益驱动的二手市场参与者 [7] - 黄牛行为提升产品热度和二级溢价,但存在监管不确定性和假货风险 [7] 假货问题与治理 - 电商平台出现大量低价仿品,LABUBU 3.0搪胶脸挂件仿品仅售29.9元 [9] - 假货分两种:明示非正品和以假乱真,后者难以验货 [9] - 泡泡玛特无法为第三方渠道购买的产品提供鉴定服务 [9] - 电商平台加强品牌授权链路审查和抽检密度 [10] - 上海警方破获制售假冒潮玩案,查获仿制品5000余件,涉案金额1200余万元 [11] 行业分析与估值 - 光点资本认为泡泡玛特构建了以自营渠道为核心的竞争壁垒 [13] - IP产业特性导致股价波动显著,爆款IP出现不可预测且生命周期有限 [14] - 出海表现"惊艳",关键在于中下游产业链高效整合 [14] - 摩根大通维持目标价340港元及"增持"评级,预测2024-2027年销售复合增长率52%,盈利复合增长率66% [15] - 预计2027年净利润率达32%,净资产收益率达45% [15]
实探!泡泡玛特“一货难求”背后:黄牛与山寨产业链隐现丨港美股看台
证券时报·2025-08-04 0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