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俄罗斯又给中国汽车摆了好几道
投中网·2025-08-04 15:04

俄罗斯市场政策变化 - 俄罗斯联邦技术监管和计量局宣布全面禁止东风、福田、一汽和中国重汽四个中国品牌的多款卡车在俄进口和销售,理由是"安全威胁" [6] - 2025年汽车报废税新规生效,需额外支付车辆在俄销售价格与海外采购价差额的50%作为附加税费 [6] - 俄罗斯汽车认证体系全面改革,所有进口车型必须通过俄罗斯本土实验室的强制性检测 [7] - 俄罗斯海关总署强化对平行进口渠道的查验力度,强制要求所有进口车辆必须配备GLONASS卫星定位系统的证明文件 [7] 中国汽车在俄市场表现 - 中国汽车对俄出口同比下滑75%和62%,中国汽车制造商的市场份额从2024年上半年的超过六成降至45.3% [8] - 中国制造的汽车在俄罗斯市场的占有率从最初的不足一成急速攀升至超过六成,年销售量突破116万辆 [11] - 中国品牌专卖店数量从最初的40余家激增15倍至600多间 [11] - 被禁品牌所属的中型和重型卡车在俄罗斯销量达27,966辆,占据俄罗斯卡车市场27.6%的份额 [13] 政策影响分析 - 一台采购成本为10万元人民币的中国产皮卡,在俄罗斯市场售价约20万元的情况下,附加税部分高达5万元人民币 [15] - 中国汽车制造商的综合成本增幅突破30%大关 [15] - 认证周期从6个月拉长到12个月,成本翻倍 [15] - 俄罗斯市场上六成以上的中国汽车依赖平行进口渠道,这条生命线被彻底切断 [15] 行业反馈与挑战 - 俄罗斯汽车媒体《AUTONEWS》指出中国汽车在耐腐蚀性、悬架性能及电子配件质量等方面表现不佳 [20] - 俄罗斯消费者对中国品牌的五大差评:核心技术不足、可靠性与耐久性问题、售后服务体系不完善、质量稳定性问题、表面华丽实际体验不足 [20] - 中国汽车未针对当地气候和使用习惯优化设计,车身防腐蚀、底盘耐久性、电子系统稳定性等方面表现不佳 [20] 未来发展方向 - 本土化落地是重要手段,但面临西方制裁、外汇结算困难、俄本土屡遭袭击等挑战 [21] - 应将资源分散到如东南亚、中东、非洲、拉美等新兴市场,形成"多极支撑"的出口格局 [21] - 深化技术研发与供应链韧性,以新能源、智能化重构产品竞争力,打造全球化品牌生态 [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