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基金业绩回暖!超90%主动权益基金正收益,翻倍产品涌现
证券时报·2025-08-04 17:55

公募基金行业回暖 - 2025年公募基金行业结束四年寒冬进入复苏阶段 主动权益基金年内超九成实现正收益 平均收益率达13% 业绩翻倍产品达17只 最高收益超140% [1][2] - 市场结构性机会集中在人形机器人 北交所 AI硬件 创新药等领域 超800只主动权益基金净值创历史新高 [2][4] - 基金经理风险偏好显著提升 二季度近2500只基金同时提高股票仓位与持股集中度 部分基金股票仓位从15%大幅提升至92% 持股集中度从10%升至43% [5][6] 基金经理操作策略调整 - 基金经理普遍采取加仓科技成长板块策略 仓位提升5-8个百分点 前十大重仓股集中度从50%升至60% 聚焦商业模式清晰 行业格局优化的龙头公司 [5][7] - 典型案例包括嘉实红利精选A股票仓位从15.82%跃升至92.8% 中信保诚至瑞A从9.19%提升至81.06% 持仓从消费股转向潮宏基 爱美客等高成长标的 [6] - 投资逻辑转向"强者恒强" 重点配置估值调整充分 业绩有望率先复苏的科技和高端制造领域 [7] 基金发行市场动态 - 业绩回暖带动发行市场升温 7月116只权益基金提前结募 大成洞察优势8天募资24.61亿元创年内主动权益基金首发纪录 [8][9] - 6月新成立基金155只 7月新发149只 数量接近2022年11月峰值 特色行业主题基金如机器人 医药 军工等受资金青睐 [8][9] - 销售端呈现分化 部分券商营业部权益基金销售完成率达75% 但整体仍存在"回本即赎"现象 存量基金未现大规模净申购 [10][11] 市场资金与情绪变化 - 居民储蓄存款高增长叠加"资产荒" 场外资金配置需求强烈 市场有望进入资金流入与行情正向循环 但短期存在调整压力 [4] - 基金投顾组合业绩回升明显 部分连续亏损4年的医药基金经理产品年内收益超70% 但2020-2022年高位买入的持有人仍亏损 [4] - 被动投资产品接受度高于主动权益基金 高弹性产品热度超过稳健型产品 显示风险偏好修复但仍存谨慎情绪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