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太效应凸显!做市商成ETF“救命稻草”?
券商中国·2025-08-04 18:20
ETF市场流动性问题与做市商机制 - 行业面临同质化竞争和持营不力问题,部分ETF产品濒临淘汰,中证A500ETF等热门产品年内份额锐减,规模缩水导致二级市场价格剧烈波动[1] - 多家公募近期密集增加券商作为ETF做市商以提升流动性,7月单月发布40余份相关公告,涉及国联基金、汇添富、易方达等20余家机构旗下产品[3] - 交易所数据显示做市商覆盖率已达98%,上交所688只ETF拥有做市商(占总量98%),深交所491只ETF获27家服务商覆盖,头部产品如易方达/嘉实中证A500ETF拥有超20家做市商[4][5] 做市商机制对ETF生态的影响 - 引入券商做市可显著提升交易效率与执行质量,满足大规模资金进出需求,并通过增加交易对手方数量增强市场活跃度[6] - 流动性指标(日均成交额、折溢价等)正成为财富管理平台筛选ETF工具的核心标准,倒逼公募加强流动性管理[6] - 做市商机制分化加剧"马太效应",机构资金从债券ETF(机构持仓降5%)向头部宽基集中,中小ETF产品面临规模持续萎缩甚至清盘[7] ETF市场结构性问题显现 - 迷你基流动性风险突出:国联安中证A500增强策略ETF被15万元订单拉涨1.25%,科创综指ETF嘉实因100元订单涨停20.04%,反映小规模产品价格易受微量交易冲击[8] - 清盘加速:年内20只指数基金清盘,包括业绩优秀的医药主题产品,费率竞争导致公募对迷你基救助意愿下降[8] - 中证A500ETF等赛道产品出现单只百亿级规模缩水,显示市场资金持续向头部集中[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