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理人」遭全网群嘲,问题到底出在哪?
36氪·2025-08-05 08:09
行业现象 - "主理人咖啡"概念近期遭遇消费者广泛吐槽 社交平台相关话题点赞量超百万 转发量超30万 [5][10][14] - 消费者反感行为包括:主理人高傲态度 英文夹杂介绍 无人接待 价格虚高但服务差 [8][9][12][23] - 部分门店设置不合理规则如"非会员禁用厕所""禁止拍照"等 被网友整理为"主理人霸权清单" [32][34] 消费者态度转变 - 消费者对主理人从追捧转为"祛魅" 认为其代表"溢价30%但获得白眼" [16][23] - 反感情绪源于:产品过度包装但品质未达承诺 主理人用专业术语PUA顾客 制造阶级区隔 [25][28][34] - 年轻消费者更注重实际价值 拒绝为营销文化买单 要求价格与品质匹配 [29] 概念异化 - "主理人"称谓从专业符号沦为大众调侃 出现"烤肠主理人""粥铺主理人"等戏仿版本 [37][39] - 称谓滥用导致专业咖啡主理人被误伤 部分从业者主动拒绝该标签 [46] - 行业出现两极分化:踏实经营者被误解 投机者透支概念价值 [42][46] 行业反思 - 核心矛盾在于理念与体验脱节 消费者需要的是价值认同而非空洞人设 [49][50] - 部分从业者开始回归本质思考:产品是否真正被顾客喜爱才是经营核心 [51] - 行业共识逐渐形成:商业尊严应建立在撕掉规则后仍被选择的能力上 [35][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