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Nature子刊:中山大学黄曦团队开发原位CAR-M细胞疗法,对抗癌症肺转移和复发
生物世界·2025-08-05 16:00

癌症治疗现状与挑战 - 癌症转移和复发是癌症相关死亡的主要原因,占比超过90% [2] - 乳腺癌、黑色素瘤和肝癌等实体瘤易向肺部转移 [2] - CAR-T细胞疗法在血液系统恶性肿瘤中成功,但在实体瘤中面临细胞毒性高和肿瘤浸润不足等挑战 [2] CAR-M疗法的潜力与局限 - 嵌合抗原受体巨噬细胞(CAR-M)疗法具有卓越的肿瘤浸润能力、抗原特异性吞噬能力以及抗原呈递特性 [5] - CAR-M疗法面临生产制造工艺复杂、静脉给药后主要在肝脏蓄积等挑战 [6] 创新性治疗方法 - 研究团队开发了可吸入的工程化小细胞外囊泡(sEV),内含间皮素特异性CAR mRNA,用于体内原位生成CAR-M细胞 [7] - sEV表面整合了抗CD206单链可变片段(scFv),以靶向表达CD206的免疫抑制性巨噬细胞(M2表型巨噬细胞) [7] 实验结果与效果 - 吸入的CAR mRNA@aCD206 sEV能在肺部积聚,并将CAR mRNA特异性递送至巨噬细胞,促进体内原位生成CAR-M细胞 [9] - 在癌症肺转移模型中,该疗法有效抑制肿瘤生长并激发长期记忆免疫以防止肿瘤复发 [9] 研究意义与前景 - 工程化sEV递送平台为对抗癌症肺转移和复发提供了一种有前景的免疫治疗新策略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