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个指数基金止盈方式 - 按照收益率止盈:通常收益率达到30%后考虑止盈,平均每3-5年遇到一次机会,执行简单但可能错过牛市收益 [7][9] - 按照高估止盈:参考估值表(绿色低估定投、黄色正常持有、红色高估止盈),从低估到高估每个区域有30%-40%涨幅,持有周期较长但能享受牛市收益 [10][11][13][14][15][24][25][26] - 长期持有不卖出:依赖分红盈利,适合红利类指数基金(如上证红利股息率4.73%、中证红利4.53%),省心但对品种要求高 [27][28][29][30][31][33][34][35] 投顾组合止盈策略 - 主动优选/指数增强组合:自动调仓止盈高估品种并加仓低估品种(如2021年止盈某成长风格基金收益率120.3%),整体高估时切换为债券组合 [52][53][57][58][59] - 月薪宝组合:股债比例40:60自动调仓(2024年2月股票占比<40%,2025年7月调仓后股票从45%降至40%),按周/月发放现金流(年发放约6%资产) [40][41][42][46][47][49][60][61][62][63][64][65][66][68][69][70] - 365天组合:自带低买高卖策略,债券基金作为过渡选择 [74][79] 市场数据与案例 - 中证全指:2018年5星级低估买入基本面60/120等品种,2021年高估止盈;500低波动等品种截至2025年7月仍处正常估值 [17][19] - 月薪宝表现:2022年10月投入10万元后现金流稳定,2025年7月创历史新高,累计上涨15%(股票部分涨幅超30%) [43][45][49][50][65][66] - 红利指数估值:上证红利市盈率10.07、股息率4.73%;中证红利市盈率10.21、股息率4.53% [31][33][34][35]
上涨了,该如何止盈?|第397期精品课程
银行螺丝钉·2025-08-05 16: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