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六大行火速响应消费贷贴息
21世纪经济报道·2025-08-05 21:56

政策背景与核心观点 - 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实施个人消费贷款贴息政策与服务业经营主体贷款贴息政策,旨在通过财政金融联动降低居民信贷成本和服务业融资成本,激发消费潜力并提升市场活力[1][3] - 政策核心是通过降低真实利率水平抑制储蓄倾向,刺激当期消费,同时推动消费基础设施升级和服务能力提升,助力经济结构转型[6][8] 国有大行响应情况 - 工商银行、农业银行、建设银行、中国银行、邮储银行和交通银行均表态积极响应政策,优化流程并简化手续以推动政策落地[4][5] - 邮储银行将发挥城乡网点优势降低城乡居民消费信贷成本,交通银行计划以数字化手段和创新产品精准滴灌商圈金融需求[5] 地方先行实践与政策细节 - 四川、重庆、杭州余杭区已实施消费贷贴息政策,贴息幅度多为1.5%(四川1.5%、重庆初始1.5%后提至2%、余杭不超过1.5%)[6][9] - 地方实践差异:四川限定商品品类(汽车、电子产品等4类),重庆限定商户行业,余杭限制申请人群收入(家庭年收入10万元以下)[6] - 资金来源主要为地方财政,如四川由省与市县按8:2分担,余杭省级财政承担60%、区级40%,银行部分让利[9] 政策影响与行业展望 - 贴息新政可帮助银行在不追求下沉客户的情况下扩大消费贷规模,拉低分母缓和不良率,同时增量收益可用于处理存量不良贷款[9] - 专家建议政策需嵌入消费场景简化流程,覆盖各类金融机构和企业,并与以旧换新等政策协同形成叠加优势[8] - 当前消费需求疲软,上半年住户贷款仅增1.17万亿元(经营性贷款占9239亿元),短期消费贷增长缓慢需政策刺激[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