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300亿元生物类似药市场迎变
21世纪经济报道·2025-08-05 20:41

生物类似药集采启动 - 安徽省发布通知要求8款单抗类生物制剂企业填报最低价、销量、产能等信息,被视为生物类似药集采前奏 [4] - 涉及阿达木单抗、贝伐珠单抗、地舒单抗等8款产品的19个品规,覆盖风湿病、实体瘤、血液肿瘤等多种疾病 [8] - 8款产品获批企业数量均达3家及以上,其中贝伐珠单抗有13家企业获批,阿达木单抗有8家,曲妥珠单抗有6家 [8] 市场规模与竞争格局 - 8款生物制剂2024年中国公立医疗机构终端总销售额近300亿元,其中贝伐珠单抗超百亿,曲妥珠单抗超70亿,利妥昔单抗超47亿,帕妥珠单抗超30亿 [9] - 罗氏有5款原研产品在列,正大天晴、博锐生物有5款生物类似药,复宏汉霖、齐鲁制药有4款 [9] - 生物类似药集采预计不会彻底颠覆市场格局,但若药企不愿降价可能出局导致格局变化 [9] 集采特点与影响 - 生物类似药集采降幅较小,报量全面覆盖全品类全规格,品质要求高 [13] - 不同于化药集采,生物类似药集采更多采取分组模式,主要寻求合适医保支付价 [14] - 集采将促进医药产业结构发展,通过战略购买和量价整编优化资源配置 [10] 集采进程与历史 - 从信息填报到正式开标预计需1-2个月,但作为首次生物类似药集采可能耗时更长 [6] - 国家医保局2020年明确生物类似药非集采禁区,2021年首次将胰岛素纳入集采 [12] - 安徽计划2025年牵头全国生物药品联盟集采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