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逆全球化时代,美联储货币框架如何变革|国际
清华金融评论·2025-08-05 16:37

美联储货币政策框架变革 - 逆全球化背景下美联储可能放弃"平均通胀目标制(AIT)",转向明确数字通胀目标以压制通胀水平 [3][4] - AIT导致美联储对通胀反应迟滞,2021年加息周期中PCE通胀达7%才首次加息,较历史平均延迟12个月 [7] - 达拉斯联储研究显示AIT规则使2020-2021年通胀较基准高0.5% [7] 美元循环机制挑战 - 全球化时代通过贸易逆差美元流出与金融逆差美元流入维持美元地位,1994-2019年美国PCE通胀均值仅1.8% [4] - 逆全球化导致外资减持美元资产,2025年4月数据显示外资持有美股17.8%、美债32.9%、企业债27.4% [10] - 亚洲投资者美债持仓占比上升,日本、韩国、中国台湾地区2024年美债/GDP分别达38%、11%、82% [10] 美联储数量型政策调整 - 短期或启动紧急购债稳定市场,10年期美债利率若突破5%可能触发干预 [10] - 准备金规模占GDP 11.37%,需缩表4000亿美元(10个月)以达到8%-10%目标区间 [11] - 中长期可能配合财政部重启常态化购债,2034年美国赤字率或升至6.9%-7.8% [12] 金融监管政策松绑 - 补充杠杆率(SLR)规则限制银行美债需求,G-SIBs需维持至少5%的eSLR [13][14] - 2024年美国大行SLR普遍下滑,摩根大通6.1%、高盛5.5%较2016年下降 [14] - 监管放松可能释放银行美债配置空间,缓解外资撤离压力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