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央行、证监会等七部门印发!
证券时报·2025-08-05 18:57

核心观点 - 七部门联合发布《关于金融支持新型工业化的指导意见》,旨在通过金融手段支持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构建与新型工业化相适应的金融体系 [1][5] - 目标到2027年形成成熟的金融支持体系,提升制造业贷款、债券、股权融资水平,满足企业有效信贷需求 [5] - 聚焦科技创新、产业链韧性、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产业布局优化等方向,提出针对性金融支持举措 [6][10][15] 支持提升产业科技创新能力和产业链供应链韧性 - 优化金融政策工具,支持集成电路、工业母机、医疗装备、基础软件等产业链关键技术攻关,提供中长期融资 [6] - 引入耐心资本,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开展"科技产业金融一体化"专项,优化硬科技属性评价体系,鼓励社会资本投早投小投长期 [7] - 强化重点企业金融服务,支持链主企业开展"补链""延链"型投资,完善并购贷款政策,带动全产业链协同发展 [8][9] 支持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 - 优化传统制造业金融服务,支持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加强数字化转型金融支持,推进融资租赁债权资产证券化 [10] - 提升科技金融质效,支持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汽车、新能源、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融资,布局未来制造、未来信息等未来产业 [11] - 发挥绿色金融作用,加快建设支持高碳产业绿色转型的金融标准体系,强化绿色信贷、绿色债券等工具应用 [12] - 强化数字金融赋能,支持5G、工业互联网等数字基础设施建设,简化中小企业服务流程,提升融资可得性 [13] - 深化产业链金融服务,基于"数据信用"和"物的信用"为链上中小企业提供应收账款、存货等融资服务 [14] 支持产业合理布局和拓展发展空间 - 提升产业转移金融服务灵活性,优化跨区域授信管理,加强产业转出地与承接地信息共享和服务衔接 [15] - 提升特色产业金融服务专业性,打造特色支行和产业集群金融服务场景,开发符合区域特点的贷款产品 [16] - 提升跨境金融服务便利性,扩大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规模,优化QFLP试点,支持企业开展跨境资金池业务 [17] 加强金融支持新型工业化能力建设 - 健全金融机构服务机制,单列制造业信贷计划,制定差异化授信政策,平等对待各类所有制企业 [18][19] - 加强金融工具联动配合,推动银行、保险、证券等机构信息共享和业务合作,提供综合性金融服务 [19] - 培养复合型人才队伍,联合培养科技金融人才,向重点产业链派驻金融专员,提升金融服务适配性 [20] 加强金融政策和产业政策协同联动 - 建立重点产业常态化项目推荐机制,发挥国家产融合作平台作用,推动金融机构支持新型工业化重点领域 [21] - 强化政策激励,用好科技创新再贷款、碳减排支持工具等货币政策工具,完善绿色金融评价指标 [22] - 完善地方配套机制,建立重大产业项目"一对一"辅导机制,优化风险补偿、贷款贴息等政策 [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