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对话启明创投周志峰:科技投资要追求「逐浪而行」,也要讲究「以史为鉴」
IPO早知道·2025-08-06 10:42

启明创投在AI领域的布局与影响力 - 启明创投是中国AI领域最早投资且布局最丰富的投资机构,累计投资100余个AI项目,覆盖AI产业全链条 [4] - 在大模型领域早期布局智谱AI、阶跃星辰,AI应用领域投资与爱为舞、生数科技,具身智能领域投资优必选、银河通用等标杆企业 [4] - 连续三年主办WAIC创业与投资论坛并发布AI十大展望,推动行业技术应用共振周期 [2][4] 科技投资方法论与赛道认知 - 科技投资需"逐浪而行",但需警惕FOMO(错失恐惧症)驱动的非理性投资,坚持独立判断形成方法论 [5][13] - 大科技浪潮必然伴随泡沫,类比"啤酒泡沫"现象,1/3泡沫溢价仍被市场接受因整体价值高 [5][19] - 具身智能技术与大模型一脉相承,基础大模型为VLM/VLA模型提供架构支撑,推动通用机器人发展 [6][10] 大模型与具身智能发展现状 - 大模型领域进入"静水流深"阶段,头部企业融资规模显著(如Anthropic单轮35亿美元),商业化收入快速增长(OpenAI 2024年收入40亿美元) [21][22] - 大模型技术测评领先优势不超过三个月,中美企业处于交替上升状态,梯队格局已初步形成 [5][23] - 中国具身智能企业超100家,商业化将率先在工业拣选/搬运场景落地,预计未来12个月头部厂商部署量达上百至上千台 [11][15] 技术商业化路径与挑战 - 机器人落地面临节拍匹配(动作速率)与数据不足(仅百万级训练数据vs需十亿级)两大核心制约 [16][17] - 家庭场景5-8年内难规模化,受制于性价比/安全性/恐怖谷效应(70%相似度引发不适) [18] - 超级AI应用出现条件成熟:模型进入"好用"阶段且推理成本下降,可能颠覆传统内容平台范式 [27][28] 创业者画像与科技发展规律 - 三类重点投资对象:AI技术大神(主导技术创新)、产业大佬(垂直应用)、95/00后小天才(原生AI思维) [36][37] - 技术发展具有连续性,不存在真正颠覆性创新,当前大模型领军人物多来自AI1.0时代 [7][40] - Agent技术类似".com"概念,未来将融入所有AI产品而非独立成赛道 [6][32] 市场策略与全球化视角 - 中国用户付费意愿受发展阶段限制,建议企业通过全球化拓展发达国家市场 [31] - AI时代收费模式与传统行业本质趋同,按结果付费可能成为C端新趋势 [29][33] - 具身智能估值泡沫属正常现象,需区分"啤酒泡沫"与"肥皂泡"式虚假热点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