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控技术市场现状与挑战 - 力控技术从工业自动化的"支撑环节"蜕变为"核心引擎",在新能源汽车电池、氢能装备、骨科手术机器人等领域成为智能化升级的"终极天花板" [1] - 力控市场呈现"需求刚性而增长疲软"的困局,2020-2023年全球工业力控系统年复合增长率仅4.7%,不足机器视觉市场增速(12.3%)的一半 [2] - 增长乏力主要源于技术高壁垒与人才断层,需融合机械设计、控制算法与实时通信等跨学科技术,行业人才缺乏导致终端客户与集成商开发复杂度高 [3] 平台化力控系统突破 - 达宽科技推出柔性力控系统ForceMaster,实现三大突破:协议兼容(支持ATI、ME等主流传感器及Kuka、Fanuc等机器人接口)、算法封装(集成航天级力控算法)、工艺模板化(预置汽车装配、3C加工等参数,调试周期从数周缩短至小时级) [5] - 系统覆盖3C电子(0.1N级压力控制)、汽车制造(线束插拔力精度)、航空航天(柔性装配)、食品加工(动态调整夹持力)等六大场景,解决行业适配难题(复用率低于15%) [3] 标杆应用案例 - 大负载精密控制:驱动500kg工业机器人完成主轴穿孔操作,精度达±0.5N [8] - 微力场景突破:硬盘内存装配实现0.1N级稳恒力控制,避免接口针脚弯曲 [8] - 汽车线束装配:通过主动力位补偿技术解决人工操作力度不均导致的接口松动问题 [9] - 氢能装备:耐低温加氢机器人系统在-40℃环境下实现对接误差<0.5mm的柔性对接 [10] 市场发展路径与生态构建 - 政策与需求双轮驱动:《"十四五"智能制造发展规划》明确突破先进控制技术,全球协作机器人规模突破100亿美元 [11] - 生态化发展:借鉴VisionMaster推动机器视觉从225亿(2023年)向千亿市场跃进的路径,联合机器人厂商、传感器企业共建力控标准接口,打造"力控应用商店"开放生态 [11] - 达宽科技定位为力控领域"神经中枢",提供ForceMaster操作系统并定义力控算子库应用标准 [11] 行业未来方向 - 力控技术成为具身智能落地的"最后一公里"桥梁,通过实时力觉反馈、精准力编程、动态力分析实现AI与物理世界的深度融合 [12] - ForceMaster被定位为工业智能革命的"开闸者",赋能AI与制造业的基座型技术 [12]
再造力控领域 “海康”?达宽科技锻造行业“平台级力控大脑”
机器人大讲堂·2025-08-06 1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