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红书早期投资案例 - 金沙江创投在天使轮投资小红书时,创始人尚未明确商业模式,仅基于旅游购物分享的初步尝试[3][4] - 创始人通过测试香港/日本购物指南PDF(下载量反馈良好)验证需求,最终转型为购物社区APP[6][7][8][9] - A轮融资遇冷,市场普遍认为APP缺乏技术壁垒,但核心优势在于用户洞察和产品迭代能力[10][11][12][13] 日本消费品牌研究框架 - 供应链驱动PB产品: - 神户物产通过全球350家工厂+制售一体化实现200亿规模[21] - 7-11利用全门店数据指导供应链开发PB商品[21] - Nitori采用汽车供应链标准实现36年收益双增长[21] - 细分大单品迭代: - 龟甲万从酱油产品升维至文化输出,拓展2000种SKU[21][30] - 资生堂通过分层品牌策略覆盖高端与下沉市场[22] - 生活方式与情绪共鸣: - 无印良品重新定义经济泡沫后的平价生活方式[23] - 万代开发具有"玩乐上瘾"元素的商品,累计销售335万件[31][32] 日本研学行程核心内容 - 7-11案例:前CIO碓井诚分享数据驱动零售战略,PB商品开发人中山香织曾通过单品提升店铺业绩120%[26] - 企业参访: - 神户物产SPA模式(1000+门店、340支PB商品)[29] - 龟甲万380年历史与多品类扩张[30] - 专家分享: - 无印良品初创成员萩原富三郎解析生活方式研究[31] - 万代设计师高桥晋平拆解爆款玩具三角形策划模型[32] 中国消费市场启示 - 日本消费变迁预示中国未来10年趋势,需借鉴其应对低增长、少子化的产品生存智慧[19] - 关键学习点包括供应链效率提升、情绪价值变现、分层需求满足等[21][22][23]
朱啸虎:我当年为什么那么早就投了小红书?
创业家·2025-08-06 18: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