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发展历程 - 从济南起步,十年间在20+城市开设60余家门店,逐步拓展至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7] - 采取稳扎稳打策略,不盲目追逐风口或资本扩张,婉拒所有投资机构[27][35] - 地域拓展注重市场适配,北方为主战场,上海首店曾调整产品线以适应南方口味[28] 产品与供应链 - 自建中央工厂实现"冷鲜日配",采用低温发酵面团及自制馅料确保品质稳定[9] - 坚持"反工业化"出品逻辑,核心原料如金乡大蒜、荔浦芋头均自主加工[12] - 建立ABC动态菜单体系,根据不同场景(社区/商圈)灵活组合产品结构[10][30] - 爆品策略:蓝风车奶油面包、厚芋泥雪山等常销款与季节限定款结合[21][22] 研发与人才体系 - 通过企业面包大赛和月度评审机制持续激活研发活力[24] - 建立45天标准化培训体系,结合定向班与门店师徒制培养人才[24] - 投入资源送研发人员出国学习(如日韩),每年人均4-5次技术交流[24] - 强调研发需兼具市场分析能力与好奇心,避免"自嗨式创新"[26] 门店运营模型 - 形成社区店(家庭早餐)、世界店(形象展示)、标准店三大店型[32] - 社区店成功培养消费者"下班带面包"习惯,会员复购率达62%[36] - 选址策略兼顾效率与便利性,"去消费者楼下"替代单纯追求商场流量[32] 企业文化与管理 - 创始人将个人温度注入品牌,如春节强制闭店、上班时间游戏比赛等[37] - 建立匿名吐槽系统等员工关怀机制,保持团队凝聚力[37] - 与流浪动物组织合作开展公益活动,延伸品牌价值观[37] - 管理层坚守"敬畏手艺人"理念,视产品力为长期核心竞争力[41] 市场定位与消费者洞察 - 定义性价比为"价格区间内不降质",而非单纯低价竞争[15] - 新品开发采用"产品应试"机制,避免因单一产品影响整体口碑[22] - 精准捕捉不同区域消费偏好,如北方甜口带馅、南方法式碱水包[28]
【独家专访】「石头先生的烤炉」的十年答卷:面包从未辜负热爱者
东京烘焙职业人·2025-08-06 16: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