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市场计量结算基本规则 核心观点 - 国家发改委和能源局联合印发《电力市场计量结算基本规则》,旨在深化电力体制改革并维护市场秩序[3][4] - 规则明确了计量结算的定义、适用范围、基本原则及各方权责,构建了全国统一电力市场的标准化结算体系[5][6][7][8][9] 基本概念 - 计量:对市场主体的电能量、功率等数据进行测量记录,为结算提供依据[5] - 结算:包括形成结算依据(由交易机构提供)和电费结算(由电网企业执行)[6][7] 适用范围与原则 - 适用于各类电力市场,遵循依法依规、公平公正原则[8][9] - 结算周期以自然月为主,现货市场连续运行地区实行"日清月结"[10][11] 计量结算单位 - 电量单位:兆瓦时(保留三位小数)或千瓦时(保留整数)[13] - 电费单位:元(保留两位小数)[13] - 电价单位:元/兆瓦时(保留三位小数)或元/千瓦时(保留六位小数)[13] 市场主体权责 - 市场主体权利:参与交易、签订合同、查询信息、提交担保等[12] - 电力交易机构职责:汇总结算数据、编制结算依据、管理信息系统等[14][15] - 电网企业职责:提供基础数据、执行电费结算、维护信息系统等[16][17] 计量管理 - 计量装置由电网企业安装,计量检测机构校核,位于产权分界点[18] - 数据采集要求:现货市场地区每日提供省间通道及发电企业日前数据,非现货市场地区按月提供[18] 结算流程 - 结算准备:收集市场主体档案、交易合同、出清数据等,遵循数据刚性原则[21][22] - 结算依据发布:每月第5日前发布核对版,第8日前发布正式版[23] - 电费结算:每月第10日前发行账单,发电企业5日内开票,电网5日内付款[24] 争议与监管 - 争议解决:通过市场管理委员会调解或司法途径处理[26][27] - 监管依据:《电力监管条例》和《电力市场监管办法》相关条款[27] 实施时间 - 规则自2025年10月1日起施行[27]
一图读懂丨电力市场计量结算基本规则
国家能源局·2025-08-06 2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