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地整治楼盘“偷面积”
21世纪经济报道·2025-08-07 10:13
政策调整与行业规范 - 全国多地出台文件整治"偷面积"现象,措施包括规范飘窗设计、将结构柱纳入面积核算、限定40米以上楼层花池功能、标准化建筑内部天井尺寸等[1] - 成都要求"板率"增加值不得超过1.5%,层高误差限制在0.15米以内,防止开发商通过违规改造和加高夹层等方式变相扩容[1] - 政策旨在拉平起跑线,引导房企良性竞争,而非通过违规手段实现超高实用率[1] 高实用率楼盘市场表现 - 成都、广州等城市放宽对飘窗、阳台等半开敞空间的面积限制,占比由15%提升至20%,广州还允许设置主景观阳台不限制进深[3][4] - 成都万科·都会甲第项目最高得房率达113%,越秀阅金沙项目得房率达120%[4] - 广州南沙横沥岛地块项目所有户型实用率超120%,部分户型超140%,市场反响良好[4][5] 高实用率楼盘的阶段性特征 - 高实用率楼盘是市场转向下的阶段性产物,源于购房者需求和房企投资积极性提升[7] - 优化容积率计算方式可提高住宅实用率,在同样地价下更具优势,实现稳定地价和满足购房者需求的双赢[7] - 但长期来看可能存在违规"偷面积"现象,市场呼吁房企应从产品设计、规划和服务等全链条进行变革[7] 行业未来发展方向 - 政策优化将引导市场回归理性,倒逼行业回归产品力竞争轨道,推动交易透明化和市场健康发展[8] - "好房子"建设需要房企以匠心打磨品质,在合规框架内通过设计创新提升居住体验,同时依赖监管体系完善[9] - 未来政策支持深化、技术标准细化、监管力度强化将推动行业迈向"质量优先"新阶段[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