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艰难起步”! 城投公司、融资租赁企业试水发行科创债
经济观察报·2025-08-07 19:56

科创债发行背景与现状 - 科创债发行规模自5月科技板实施以来至7月底已超7600亿元,平均利率1.7%-2%,显著低于传统公司债[2] - 城投公司发行科创债需满足"335"要求(城建类资产≤30%、城建类收入≤30%、财政补贴≤净利润50%)[3] - 2023年10月-2025年4月末期间14家城投主体发行40只科创债,募资主要用于科创股权投资/PE基金出资及债务置换[4] 城投公司发行科创债的挑战 - 交易所普遍不支持城投公司发行科创债,因主营业务与科创关联度低且缺乏科研项目[7] - "35号文"限制名单内城投平台新增发债,科创债作为新渠道需政策明确[7] - 城投类科创债发行数量占比仅2.22%(40/1805只),募资规模占比2.61%(469.6亿/1.8万亿)[9] 发行资质与资金监管要求 - 需确保70%以上募资用于科创领域投资或孵化产业园运营,资金流向受严格核查[1][4] - 外部评级AAA级、地市级以上行政级别、低政府依赖度的城投平台更易获批[3][4] - 科创孵化类/投资类企业可纳入发债主体,需证明资金专用于科创企业孵化或股权投资[9] 市场参与主体动态 - 融资租赁公司尝试以科创升级类企业身份申请资质,需证明资金用于科研设备租赁或产业升级[11] - 部分机构通过设立独立市场化运作公司专营科创投资,以规避主体资质限制[17] - 双重担保增信模式(国家级+地方担保机构)可突破净资产40%的发债额度限制[16] 发行动机与行业趋势 - 城投公司寻求通过科创债实现融资成本降低(目标约2%)和募资额提升[2][7] - 科创债认购倍数提升反映二级市场配置热情,推动发行人票面利率下行[6] - 存续期限延长促使市场主体积极发行,以获取长期稳定低成本资金[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