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南京照相馆》解惑
虎嗅APP·2025-08-07 21:29
电影《南京照相馆》的核心观点 - 《南京照相馆》成为暑期档黑马,导演申奥通过历史灾难题材展现了扎实的叙事能力和国际传播潜力 [2][3] - 电影以艺术勇气直面民族伤痛,不回避黑暗与历史真实,获得国际友人高度评价 [3] - 影片通过方言设计、历史细节和角色设定(如外地人、外国人)还原了南京作为首都的多元性和历史真实性 [5][6][7][8] 电影的历史背景与细节 - 南京大屠杀的特殊性在于日军在首都屠杀35万人,具有极强的侮辱性和政治意图 [5] - 影片通过溃兵与挹江门守军的冲突,反映了南京会战末期的指挥混乱和战场失控 [9][11] - 角色设定(如36师、外地邮差)与历史事件(如谢承瑞之死)紧密关联,强化了艺术真实与历史真实的结合 [9][11][12] 电影的社会意义与争议 - 严肃历史题材的稀缺性:以往抗战题材作品(如抗日神剧)未能客观呈现历史,导致公众认知偏差 [13] - 电影的意义在于纠正历史误解,通过严肃创作对抗遗忘和逆反心理,呼吁国内观众支持此类作品 [13] - 对“30万遇难者数字”争议的回应:强调法律史料依据,批判淡化历史仇恨的片面反思 [1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