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证协拟制定新标准提升证券行业信息系统稳定性 核心观点 - 中证协正在制定《证券行业信息系统稳定性保障体系标准》并向券商征求意见 旨在通过数字化手段重塑运维场景 建立可量化的稳定性评价体系 [1] - 新标准针对行业四大痛点提出解决方案 包括架构韧性设计不足 被动风险感知 应急效率低下 数智化应用不深等问题 [3] - 标准提出"三位一体"保障框架(组织 制度 过程) 并首次引入"故障监控发现率""自动化发布率"等量化指标 [5][6] 行业现状与痛点 - 证券交易系统对连续性要求极高 分布式架构普及导致系统复杂度指数级上升 传统被动运维模式难以适应需求 [3] - 四大核心痛点: 1 系统开发阶段缺乏架构韧性设计 运行期风险防控成本高 [3] 2 风险感知依赖事后响应 缺乏数据驱动的主动预警能力 [3] 3 故障应急过度依赖专家经验 人机协同指挥能力不足 [3] 4 智能监控与自动化处置未覆盖核心场景 响应效率滞后于业务需求 [3] 新标准关键措施 容量管理优化 - 量化业务需求与系统资源关系 通过压力测试等手段实现动态容量调整 [5] - 容量优化五大要点:明确目标策略 优化系统部署参数 横向/纵向扩展资源 定期评估策略有效性 动态调整管理机制 [5] 稳定性保障体系 - 组织保障:建立纵横协同团队 制定岗位胜任力模型与培训机制 [6] - 制度保障:形成办法规范 技术标准 操作规程的全流程闭环 [6] - 过程保障:覆盖架构管理 监控告警等十大核心过程 每个过程设置机制 活动与评价要素 [6] 标准创新点 - 20家同业专家参与编写 聚焦稳定性核心价值 推动"运维左移"提升架构韧性 [6] - 首创量化评价指标(如自动化发布率≥90%) 建立"监控-评估-优化"闭环机制 [1][6]
中证协发文,新标准来了!
中国基金报·2025-08-08 1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