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核心观点 - 公司2025Q2业绩呈现"技术+国产化"双轮驱动模式 上半年营收44 56亿美元(同比+22%) 超行业增速 主要增长点来自汽车电子与8英寸晶圆(工业物联网/智能家居芯片短缺驱动) [4] - 公司通过84%国内收入占比缓冲美国关税政策影响 预计仅影响收入1 3% Q3指引营收环比增5%-7% 全年78亿美元资本支出重点投向28nm以下先进制程 [4] 核心财务表现 - Q2业绩:营收22 09亿美元(环比-1 7%) 毛利率20 4%(环比-2 1pct) 营业利润1 51亿美元 [6] - 上半年累计:营收44 56亿美元(同比+22%) 毛利率21 4%(同比+7 6pct) 资本支出33 01亿美元 [6] - 业务结构:中国区收入占比84% 汽车电子收入环比增长20% 8英寸晶圆收入占比24%(环比+7%) [6] - Q3指引:营收环比增长5%-7% 毛利率18%-20% 全年资本支出维持78亿美元高位 [6] 业务亮点与战略动向 - 技术突破:28nm及以下先进制程持续突破 模拟芯片和CIS收入显著增长(CIS环比+20%) [8] - 产能优化:8英寸产能利用率92 5%(环比+2 9pct) 月产能99 1万片等效晶圆 新设备验证周期9个月 [8] - 国产替代:国内客户加速替代海外份额 网络设备国产化进度最快 存储控制器需求随国内存储厂扩产放量 [8] - 汽车电子:营收占比5%-6% 目标提升至10% 验证周期约30个月 第三代半导体布局加速 [8] 管理层核心表态 - 短期增长动力来自智能家居和工业物联网 长期目标2026年汽车电子产能翻倍 [8] - 产品组合优化可抵消2pct折旧压力 通过维持高产能利用率(92%-93%)摊薄单位折旧 [8][9] 投资者Q&A总结 - 模拟芯片和CIS增长驱动力主要来自客户市场份额提升及国产替代加速 [8] - 北美收入占比12 9% 美国拟征收100%关税预计对总收入影响约1 3% [9] - 功率器件市场已启动产线建设 聚焦电源管理和第三代半导体 产能处于紧缺状态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