扩内需与高端服务业发展 - 当前中国经济面临内需不足问题,消费供给主要停留在"吃喝"等低层次需求,而消费者已产生更高层次需求如调查新闻等知识密集型服务[5] - 高端服务业(如医疗、法律、设计等)能创造高技能就业岗位,培育中产阶级群体,是扭转内需不足的关键,但目前发展滞后[5] - 日本旅游业案例显示:2013年访日游客800万人次,通过政策推动2015年达3000万人次目标,现目标提升至6000万人次[8][11] - 服务业相比工业更依赖人力资本,100元收入中人工成本占比更高,能更公平分配财富,避免资本过度集中[9] 服务业发展瓶颈与改进方向 - 跨境支付等交易成本过高制约旅游业发展,日本通过兼容Visa/Master支付系统提升便利性[6] - 监管政策需差异化调整:街头表演等文娱领域可放松,医美等专业服务领域需加强监管[7] - 地方政府偏好工业项目因GDP见效快,但旅游业等服务业能带来更普惠的增长模式[9] - 日本经验显示基建过度投资导致设施闲置(如泡沫期1000万日元高尔夫会员卡贬值),倒逼转向服务业发展[10] 反内卷与产业政策调整 - 电动车行业存在400多家厂商的过度竞争,部分企业长期亏损仍存活,需从产业政策找原因[13] - 日本产业政策教训:1961年通产省计划取缔本田汽车,但市场证明其竞争力[14][15] - "内卷"本质是产业扎堆低利润制造环节,需向品牌建设、供应链管理等价值链上游攀升[23] - 税制改革建议:提高消费税占比、降低增值税占比,减少地方政府对产能扩张的激励[24] 企业全球化与价值链升级 - 跨国公司正调整全球价值链布局,中国企业出海趋势明显,80%零部件仍从中国进口的轻资产模式受青睐[17] - 真正全球化企业需具备品牌、核心技术等能力,如联想具备供应链整合与创新能力[18] - 制造业环节外移是产业升级必然过程,AMD专注设计环节后发展优于一体化的英特尔[19] - 产品价值主要分布在流通环节(如车垫从6美元增值至89美元),需获取品牌与服务附加值[22]
对话邢予青:为什么日本这么重视旅游业
经济观察报·2025-08-09 15: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