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动力电池市场格局变化 - 2025年上半年LG新能源市占率跌破10%,三星SDI出现负增长,韩国三大电池制造商合计份额骤降至不到17% [2][7] - 剔除中国市场后,韩国三家企业在海外市场份额同比大幅下降近10个百分点,宁德时代在海外市场占比超30% [3][7] - 日韩企业增长停滞具有全球性,中国贡献全球60%电动汽车销量,增速接近40%,而北美市场增速仅7% [4][10][11] 日韩企业盈利修复与战略调整 - LG新能源2025Q2营业利润环比增长31.4%,营业利润率达8.8%,北美LFP工厂年底产能将达17GWh [15][17] - SKOn首次实现季度盈利(609亿韩元),美国工厂利用率接近100%,储能业务成为新增长点 [18][19][29] - 松下数据中心储能业务驱动利润增长,北美电池产量达10.1GWh,新技术提升电池容量5% [20][21] 技术路线与高端市场布局 - 日韩企业聚焦大圆柱电池:LG新能源获奇瑞6年8GWh订单及北美10GWh年订单,三星SDI计划2028年量产4695圆柱电池 [31][32][33] - 前沿技术投入包括富锂锰基正极(LG新能源目标能量密度提升30%)、干法电极量产评估及固态电池研发 [36][37] - 高端市场三元电池仍占主导,LFP全球渗透率超50%但高端车型偏好高镍三元 [30] 全球产能与供应链重构 - 松下美国总产能达73GWh(堪萨斯32GWh+内华达41GWh),为北美最大电池企业 [38][39] - 日韩企业在美合资产能加速落地:SKOn与福特BlueOvalSK、三星SDI与Stellantis/通用、LG新能源与UltiumCells [40][41][42] - 东南亚先发优势显著:LGES印尼工厂10GWh投产,三星SDI马来西亚工厂扩建,松下东南亚网络覆盖6国 [47][48][49] 储能与新兴市场战略 - 全球储能需求激增,2030年数据中心电力需求增长165%,LG新能源获特斯拉43亿美元LFP储能订单 [26][28] - 日韩企业将储能列为核心增长领域,三星SDI计划2025Q4在美生产ESS电池,松下已受益数据中心储能 [26][29][30] - 新兴市场布局:丰田东南亚电动化加速,日韩企业本地化产能领先中国 [47] 内部整合与长期竞争力 - SK On吸收合并SK Enmove,获1.7万亿韩元资本扩充及8000亿韩元EBITDA改善,强化客户协同 [51] - 日韩企业通过垂直整合(如SKOn加拿大正极工厂、松下回收合作)降低供应链风险 [42][43] - 政策红利持续:IRA法案及美欧日关税谈判推动本土化投资,日韩产能优势进一步巩固 [43][44]
全球份额持续“失守”,日韩电池企业如何“自救”?
高工锂电·2025-08-09 17: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