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王兴兴最新发言:数据不是机器人规模化的最大挑战
凤凰网财经·2025-08-09 20:39

人形机器人行业发展前景 - 未来几年全行业人形机器人出货量预计每年翻一番 若出现重大技术突破 未来2-3年内可能出现年出货量达数十万甚至上百万台的情况 [1] - 行业当前面临的核心挑战是机器人大模型水平不足 相当于ChatGPT发布前1-3年的水平 主要瓶颈在于算法能力而非数据量 [1] - 技术进步需要时间积累 类比电脑行业发展历程 需先有硬件产品再逐步开发配套软件 最终实现普及应用 [5] 技术发展路径 - 未来2-5年技术重心将转向端到端的具身智能AI模型 对当前主流的VLA(视觉-语言-动作)模型持怀疑态度 认为其属于"傻瓜式架构" [3] - 更看好由视频生成模型驱动机器人控制的技术路径 认为该方向有望更快实现技术收敛 [3] - 公司致力于用较少数据训练模型 同时实现较高算法能力 以解决当前模型部署后存在较大偏差的问题 [1] 应用场景探索 - 当前阶段AI技术用于表演展示更容易落地 也更能吸引受众关注 展会上机器人拳击、机器狗爬坡等表演吸引大量参观者 [4] - 长期目标是实现机器人参与实际劳动生产 解放人类生产力 最终愿景是开发通用型AI [5] - 提出创新性设想 未来或可考虑对具备劳动能力的机器人征收"出厂税" 例如将农业机器人的部分产出直接上交国家 [1] 公司发展战略 - 强调技术创新不依赖资源堆砌 中小团队同样可能取得重大突破 反对"资源为王"的行业观点 [5] - 已启动科创板上市辅导 将上市视为企业迈向成熟管理的重要里程碑 也是对股东的交代 [5] - 核心战略定位明确 始终聚焦于让机器人实际干活的核心目标 而非停留在表演展示层面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