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变革与市场表现 - 中国汽车市场正经历全方位蜕变,消费模式转向直面消费者,产品定义由用户需求主导,交互方式承袭移动互联网便捷性,驾驶体验因AI赋能加速向自动驾驶演进[3] - 豪华车企因电动化/智能化能力缺失导致产品力落后,在华销量持续承压:奔驰亚洲市场销量同比下滑16%至38.9万辆[5],宝马中国销量下降15.5%至31.8万辆[6][8],奥迪销量下降14.75%至24.49万辆[9] - 宝马集团上半年营收同比下降8%至677亿欧元,税后净利润同比暴跌29%至40亿欧元[7] 智能化转型路径 - 奥迪选择华为乾崑智驾技术实现"油电同智",旗舰车型A5L搭载2个激光雷达+13个摄像头+6个毫米波雷达+12个超声波雷达,支持全场景高阶辅助驾驶[11][29] - 技术整合依托PPC燃油平台与PPE纯电平台,通过E³ 1.2电子电气架构实现数据高速传输,结合VMM车辆运动管理系统实现驾控与智驾解耦[29][31] - 电动车型Q6L e-tron续航达752km,支持800V快充(10分钟增加294km续航)[34] 华为乾崑技术优势 - 2024年研发投入超100亿元,智驾团队规模2000人,云端算力超10 EFLOPS,年算力投入达数十亿元[37][38] - ADS 4采用WEWA架构实现技术跃迁:端到端时延降低50%,通行效率提升20%,重刹率下降30%[42] - 已形成覆盖燃油/电动全平台赋能能力,2024年部件发货量超2300万套,合作产业链企业超600家[38][43] 市场竞争格局 - 中国豪华车市场形成"科技豪华"新标准,消费者将新能源/智能化作为核心购车决策因素[9][15] - 新势力品牌(如小米/鸿蒙智行)借助消费电子流量优势,理想/蔚来通过资本杠杆加速突围[22] - 第三方预测2025年中国城区辅助驾驶搭载量将达400万辆,未来三年总量超2700万辆[39] 战略合作价值 - 华为ICT技术积淀与奥迪德系精工形成互补,实现"智能感+豪华感"的协同效应[31][35] - 奥迪保留机械控制优势(如第五代EA888发动机+quattro四驱+CDC悬架),华为专注智能算法开发[32][35] - 合作车型首发即售罄,验证"燃油车+智能化"的市场接受度[19]
豪华车们已无路可退,反攻之道就在眼前
36氪·2025-08-09 2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