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北京最新部署!超级赛道,密集利好!
证券时报·2025-08-10 14:58

多地积极布局具身智能 - 北京亦庄发布具身智能社会实验计划及《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关于推动具身智能机器人创新发展的若干措施》,提出十条专项支持政策[1] - 上海市发布《上海市具身智能产业发展实施方案》,目标到2027年核心产业规模突破500亿元[1][7] - 深圳市印发《深圳市具身智能机器人技术创新与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25-2027年)》[2] 北京亦庄政策支持 - 上半年机器人和智能制造产业实现产值389.4亿元,同比增长10.7%[4] - 通过揭榜挂帅、重大专项配套等方式支持关键技术攻关,最高给予500万元支持[4] - 每年发放1亿元"数据券"支持数据交易共享,最高3000万元支持开发者社区建设[5] - 发布万台机器人创新应用计划,开放九大标杆场景资源[5] - 支持供应链平台建设、中试产线布局,给予生产销售两端资金支持[6] 上海具身智能发展目标 - 到2027年实现核心算法与技术突破不少于20项,建设不少于4个高质量孵化器[8] - 重点支持感知决策、运动控制等关键技术攻关,最高给予5000万元支持[8] - 每年给予最高500万元语料券支持语料服务采购[8] - 建设算力、实训场等五大公共平台,最高给予2000万元支持[8] - 重点发展物流装配、工业制造等应用场景,最高给予1000万元支持[9] 深圳行动计划 - 目标到2027年培育10家以上估值过百亿企业,关联产业规模达1000亿元[10] - 重点突破AI芯片、多模态感知等技术,实现50个十亿级应用场景落地[9][10] - 研发支持多模态大模型推理加速的机器人AI芯片,推进国产化替代[10] - 建设具身智能技术试验场和创新中心等公共服务平台[11] 行业前景分析 - 2025年预计成为具身智能机器人量产元年,推动AI与机器人产业深度融合[12] - 中国企业在产业链各环节均有布局,制造能力具备全球比较优势[12] - 工业物流、养老服务等场景有望率先实现商业化落地[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