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逐鹿人工智能下半场,AI应用商业化起量!基金经理最新观点
券商中国·2025-08-10 18:21

AI产业进入商业化闭环阶段 - AI正进入从算力投入到云服务消耗、再到商业化收入,最终回到算力再投入的良性循环,AI应用的起量是推动这一飞轮效应的关键 [1] - 国务院提出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推动AI在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加快普及、深度融合,形成以创新带应用、以应用促创新的良性循环 [2] - 多位基金经理认为AI将进入商业化闭环新阶段,海内外AI应用加速起量,带动token调用量爆发增长,核心产品ARR斜率走陡,AI正逐渐进入下半场的应用爆发阶段 [2] AI应用商业化起量起规模 - 今年是AI应用商业化开始起量、起规模的关键一年 [3] - 海外方面:Cursor成为历史上最快达到5亿美元ARR的公司,Anthropic的ARR在半年内从10亿美元飙升至近40亿美元,OpenAI年化收入突破100亿美元(同比增长80%),Google的token日均调用量达16万亿(同比增长50倍) [3] - 国内方面:快手可灵推出10个月后ARR突破1亿美元,字节豆包大模型日均token使用量超16.4万亿(环比增长3.7万亿,较发布时增长137倍) [3] - AI功能正渗透进日常工作生活,token数量爆发式增长代表实际使用量飞速增长,Deepseek降低单位算力成本推动应用落地 [4] AI应用商业化进展与方向 - AI应用行情不再由事件催化主导,而是聚焦商业化实际进展,美股AI应用公司不断上修AI驱动业绩预期 [4] - AI应用聚焦B端和C端双轨赋能:B端以AI智能体为核心实现降本增效,2025年全球AI工具在代码生成等领域的应用率超25%;C端通过硬件集成和多模态体验重塑用户体验,但变现较弱 [5] - 短期可关注B端AI智能体方向和C端多模态相关方向,GPT5和国内政策支持为催化因素 [5] AI智能体成为核心入口 - AI Agent是人机交互的重要入口,OpenAI发布的GPT-5强化了Agent功能,可自动完成复杂任务 [6] - 2025年被称为"智能体元年",智能体将演变为蜂群、集群,改变企业组织运营模式 [6] - AI智能体从2023年代理型工具阶段演进至2025年产业渗透阶段,实现垂直深耕和规模化落地 [7] - AI Agent有望成为新的互联网核心,催生手机厂商和互联网厂商的入口争夺,荣耀与智谱、苹果与阿里等合作抢滩AI Agent [7] 端侧创新为下一轮增长引擎 - AI端侧(手机、PC、眼镜等)进展相对缓慢,市场期待C端爆款产品和硬件突破 [10] - iPhone17系列的AI升级有望带动芯片、主板等产业链环节升级,AR/MR设备或成为多模态AI终端更优选 [10] - 智能眼镜、智能玩具和智能家居是端侧AI重要载体,智能眼镜行业2024年销量300万台,预计2027年达1亿台(对应1000亿元市场空间) [11] - 端侧创新是新一轮科技周期重要催化剂,硬件迭代速度快,明后年或见明显改善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