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年轻人抠门结婚,这个行业崩溃了
首席商业评论·2025-08-11 11:23

公司现状与危机 - 铂爵旅拍近期因客服失联、不退定金、拖欠工资、门店关停等负面消息引发公众热议,与曾经的行业头部地位形成强烈反差[4] - 公司巅峰时期在全球布局112个拍摄目的地,员工近3000人,估值超25亿元,曾密集投放16档头部婚恋综艺并邀请明星夫妻站台[4] - 2021年通过李佳琦直播间创下18分钟售出1万套套餐、销售额近4000万元的记录,成为旅拍赛道带货标杆[5] - 目前存在多条股权冻结记录,涉及法定代表人许春盛及关联企业,冻结股权金额累计超4000万元[15][16] - 天猫旗舰店所有商品已下架,客服回应"暂不接受新单预约",仅处理已拍客户取件事宜[15] 消费者与员工维权 - 消费者投诉案例包括:精修照片质量不达标(头发等细节未处理)、客服失联、退款无门[7][12] - 部分用户完成拍摄后相框相册未制作,维权群人数超200人,正统计损失准备联合报警[12] - 员工爆料公司拖欠薪资长达4个月,涉及全国400-500位员工,累计欠薪金额达1500万元,社保断缴[13] - 公司发布《婚纱旅拍业务放假的告知书》,称因订单锐减、营收下滑、经营成本高企导致资金周转困难[13] - 官方声明承诺对未拍摄客户100%履约,优先处理未交付订单,但实际经营状况仍令人担忧[13][15] 行业竞争与商业模式 - 旅拍行业企业数量激增:2023年新注册2119家(+268%),2024年达2593家(+22.37%),目前现存6341家[19] - 小型工作室通过价格战(4999元套餐)、社交平台内容共创、风格差异化迅速蚕食中高端市场[19][20] - 行业面临"创作降维打击":拍摄套路公开化导致同质化严重,仅创意和服务体验能形成差异化[20] - 公司坚持"流水线式"标准化生产,修图流程高度模板化,成为同行模仿对象但缺乏创新[21] - 重资产模式弊端显现:在热门目的地开设直营门店(如厦门20层办公楼)、全球112个自建/租赁基地导致运营成本过高[24][26] 市场环境变化 - 结婚率持续走低:2024年全国结婚登记610.6万对(-20.5%),创1980年以来新低且连续九年下滑[27] - 婚纱照需求从"刚需"变为"选配",年轻人更倾向情侣旅拍、纪念照等低预算方案[29] - 消费者决策更理性:注重性价比(拒绝2-3万元高额消费)和个性化表达,拒绝工业化审美模板[29][30] - 社交平台催生独立摄影师生态,提供轻婚纱、胶片感等多元风格,进一步分流传统客群[33][35] - 预付费+二次消费模式与高广告投入(综艺冠名、直播间坑位费)加剧资金链压力[2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