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金融市场表现 - 2025年二季度末本外币绿色贷款余额达42.39万亿元,同比增长22%,较年初增长14.4%,其中基础设施绿色升级贷款(18.75万亿元)、能源绿色低碳转型贷款(8.25万亿元)和生态保护修复贷款(4.95万亿元)为主要投向 [3][24] - 全国碳市场累计成交量6.81亿吨,成交额467.84亿元,覆盖3700家企业及80亿吨年排放量,稳居全球最大碳市场 [3][32] - 绿证交易量价齐升:上半年交易总量3.48亿个(同比+118%),6月平均价格达3.4元/个,较4月上涨47% [3][34][35] 资本市场动态 - 国金绿色金融100指数7月上涨2.27%,成交额1.54万亿元,显示资金持续流入绿色资产 [4][59] - 绿色债券市场保持活跃:7月新发绿债87支规模1201.84亿元,平均票面利率2.05%,中债绿色债券指数虽微调0.10%但成交额超820亿元 [28][61] 政策进展 - 国家层面出台《绿色金融支持项目目录(2025年版)》《金融从业指南:绿色金融》等核心文件,构建全流程制度体系 [6][19] - 地方政策差异化推进:天津聚焦钢铁/化工行业转型金融标准,广东发布造纸行业转型指南,宁夏推出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目录 [20][22][14] - 可再生能源消纳新规要求2025年钢铁/水泥/多晶硅行业绿电消费比例达25.2%-70%,数据中心需达80% [15] 金融产品创新 - 建设银行发行首单300亿元"固息+浮息"绿色金融债,创新利率结构设计 [39] - 转型金融产品加速落地:吉林钢铁行业转型贷款(3.4亿元)、广州铝业"碳足迹挂钩"贷款(3000万元)、河源钢铁流动资金贷款(5000万元)等案例涌现 [40][41][42] - 碳中和债券创新:宁夏电投发行全国首单10亿元碳中和绿色可续期公司债 [38] 区域与国际合作 - 青海青洽会签约项目累计到位资金8469.3亿元,吸引41家外企参与 [47] - 中欧签署气候联合声明,强化绿色伙伴关系 [57] - 东盟低碳能源投资路径研讨会聚焦区域能源互联互通与工业脱碳 [48] 行业活动与指数 - 2025绿金委年会发布22项成果,分论坛探讨生物多样性金融、碳市场等议题 [50] - 零碳产业大会推动"绿色+数智"融合,培育新质生产力 [56] - 绿色算力大会启动全国算力网试点,促进数据中心低碳化 [54]
创新高,42.39万亿贷款都流向了这些地方
和讯·2025-08-11 17: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