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眼镜市场核心观点 - AI眼镜正重构终端消费市场格局,通过重塑智能眼镜行业逻辑推动行业进入爆发拐点 [1] - 对标智能手机与传统眼镜双十亿级年出货量,AI眼镜未来有望开启千亿级市场空间 [1] - 2025年中国市场销量预计增长188%,生态协同、技术迭代与成本优化为三大核心驱动力 [1] - 行业以"全天候计算终端"为愿景,挑战智能手机中心地位,重构人机交互入口 [2] 行业发展路径与产品形态 - 演进趋势:分体式功能验证→一体化算力整合→轻量化无感佩戴 [2] - 当前主流产品分类:音频类(性价比渗透)、音频+拍摄类(多模态交互主流)、AR融合类(终局方向) [2] - 消费级品牌(Meta/小米)与功能型玩家(雷鸟/星纪魅族)共同推动技术平衡与应用拓展 [2] - 行业瓶颈:光学显示良率、芯片能效比与续航能力限制全场景落地 [2] 价值链与成本结构 - Meta与小米AI眼镜主芯片成本占比均为33%,AI+AR眼镜光学显示/计算单元占比43%/31% [3] - 国产化程度:除主芯片外元器件国产化率较高 [3] - 细分品类成本结构差异: - AR观影眼镜屏幕/光学模组占比44%/28% [3] - VR一体机屏幕/SOC/摄像头/光学模组占比17%/16%/14%/8% [3] - MR一体机SOC/屏幕/摄像头/光学模组占比27%/19%/11%/10% [3] 市场空间测算 - 全球传统眼镜年出货量16亿+为AI眼镜提供用户基础 [3] - 2030年全球市场规模预期超1900亿人民币,中国市场规模超500亿人民币,5年CAGR超80% [3] 产业链格局 - 上游:光学模组/芯片/镜架结构件制造商 [3] - 中游:ODM/OEM代工厂商、软件与AI大模型供应商 [3] - 下游:品牌厂商与渠道商 [3]
国泰海通|中小与股权研究:AI眼镜爆发有望推动智能眼镜加速迈向千亿市场
国泰海通证券研究·2025-08-11 2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