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宇树科技」王兴兴:推进合规、稳健的上市流程,VLA是一个相对傻瓜式的架构
Robot猎场备忘录·2025-08-12 08:03

文章核心观点 - 人形机器人行业处于技术不成熟阶段 大规模复杂任务尚不现实 但固定工序自动化已可行[4] - 行业年出货量可保持翻倍增长 技术突破后2-3年内或达数十万至百万台级别[4] - 企业上市竞争激烈 智元机器人通过收购率先登陆科创板成为"A股人形机器人第一股"[5] - 行业存在"硬件派"与"软件派"技术路线分化 分别侧重运动控制与AI能力 导致商业化路径差异[9][12] - 当前商业化存在可持续性挑战 硬件派依赖教育科研场景 软件派多处于POC阶段[10][11] 技术发展现状 - 硬件层面整机及灵巧手已基本可用 但需进一步提升规模成本与可靠性[7] - 软件层面具身智能模型是最大技术挑战 当前架构不够统一导致数据利用效率低[7] - VLA模型存在数据采集不足缺陷 世界模型可能更快落地[7] - 人形机器人ChatGPT时刻最慢需3-5年[7] - 2025年头部企业开始自研基础大模型 双系统架构成为主流技术路径[13] 企业动态与商业化 - 宇树科技年度营收超10亿元 但四足机器人占比近七成 人形业务可持续性存疑[15] - 公司采用低价炫技策略实现爆单 如松延动力N2机器人订单超2500台金额破1亿元[10] - 软件派企业鲜少公布具体订单数据 多通过战略合作宣发 实际处于POC阶段[11] - 行业存在"重运动轻大脑"现象 多数初创公司AI投入不足 依赖科技大厂模型赋能[12] - 批量化生产与场景有效应用是行业共同难点[12] 资本市场进展 - 智元机器人2025年7月通过收购上纬新材登陆科创板 估值超150亿元[5][6] - 宇树科技推进合规上市流程 但面临老股东变现压力 若失败存在股份回购风险[4][15] - 率先上市意味着获得更多资金支持 对企业发展至关重要[6] 行业竞争格局 - 硬件派以宇树科技为代表 聚焦教育科研及表演场景 定位硬件卖铲人[9][10] - 软件派以智元机器人银河通为代表 强调AI能力但商业化进展缓慢[9][11] - 创始人王兴兴认为行业竞争延伸至访谈演讲层面[4] - 行业存在"愿意卖硬件平台人多 做实事人少"现象[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