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司法解释可否加一条:企业破产避免夫妻连带责任
吴晓波频道·2025-08-13 08:29

民营经济促进法背景 - 法治化进程显著进步,相比十年前行政文件治理方式,《民营经济促进法》《价格法》《反不正当竞争法》《破产法》等法规推进体现法治化思路[2][22] - 全球首个为民营经济单独立法的国家,此前"民营经济""民营企业"未出现在《公司法》《民法典》等重量级法规中[4] 民营企业困境 - 普遍面临银行断贷抽贷、客户拖欠款、融资难等问题,典型案例显示500万元扩产资金因抵押不足被拒,最终300万元贷款被提前收回[2] - 客户拖欠款现象严重,数百万元货款以质量瑕疵为由拖延支付,最终仅支付30%并核减20%合同金额[2] - 调研显示企业主要难题:市场需求不足、成本费用高、政策环境不佳、执法频率高、招标采购不公平等[4] - "三角困境"突出:政策承诺不兑现、融资渠道不稳定、纠纷解决成本高[4] - 超1/3失信人为创业者,90%失信企业为民营企业[16] 法规核心内容 - 最高法院25条指导意见聚焦司法实践统一,确保类似案件类似处理[6] - 三大关键点: 1) 公平竞争:落实"非禁即入",打破市场壁垒[7] 2) 产权保护:强化知识产权及个人财产保护[7] 3) 融资支持:规范金融机构断贷抽贷行为,缓解融资难[7] - 其他重点条款: - 第22条:健全失信惩戒与信用修复机制,区分"失信"与"失能",建立动态调整机制[19] - 第4条:确认非典型担保法律效力,如融资租赁保留所有权担保[20] 专家解读 - 常东岳指出三大价值规定: 1) 平等准入与竞争审查:负面清单外领域平等开放,清理隐性壁垒[25] 2) 政务诚信约束:禁止政府以换届等理由违约,需合理补偿[25] 3) 规范涉企执法:禁止"小过重罚",推行"双随机一公开"检查[25] - 鲍乐东建议补充: 1) 建立企业家个人破产制度,参考美国Chapter 7和Chapter 11[27] 2) 简化融资担保程序,探索股权质押、知识产权质押等创新方式[27] 现存问题与改进方向 - 银行风控导致"强制担保"潜规则:中小微企业贷款需法人夫妻连带担保,有限责任变无限责任[10][11] - 企业主个人与公司财产混同现象普遍,加剧连带责任风险[15] - 破产制度执行不足,需建立"企业经营者个人债务豁免机制"[28] - 法治化需实现政府守约、银行去"连坐"、破产非"社会性死亡"[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