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社保新规”引热议:为何此时推出挑动公众的敏感神经?
和讯·2025-08-13 13:41

司法解释核心内容 - 最高人民法院发布《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二)》 规定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不缴纳社会保险费的行为无效 用人单位需依法补缴并支付经济补偿 [2] - 该解释于2023年12月发布征求意见稿 2024年9月1日正式施行 旨在统一全国裁判尺度 [4] - 法律依据源于2008年实施的劳动合同法第三十八条 并非全新制度 而是对现有规定的明确和延续 [3][4] 对企业的影响 - 小微企业面临"补缴+赔偿"双重约束:需补足欠缴费用并按工作年限支付经济补偿(每满1年付1个月工资 不满6个月付半个月工资) [12] - 企业社保成本占利润比例约15% 五险合计缴费比例通常在24%-30%之间(以上海为例:养老保险16% 医疗保险9% 失业保险0.5% 工伤保险0.16%-1.52%) [11][12] - 部分企业采取返聘退休人员规避社保支出 该模式可能成为常态化趋势 [11] 对劳动者的影响 - 低收入劳动者(如月薪4000-5000元群体)面临可支配收入下降压力 参保意愿分化明显 [5][7] - 新司法解释增强劳动者议价能力 可依据法律要求补缴社保或获取经济补偿 [4][9] - 年轻劳动者群体为获得更多现金收益 主动选择不参保的现象普遍存在 [8] 行业实践案例 - 美容美发行业存在普遍不缴纳社保现象 员工流动性高 多采用口头约定替代书面合同 [5] - 建筑行业虽规范缴纳五险一金 但面临下行压力 企业担忧社保成本成为经营负担 [11] - 设计院所采用"五险二金"模式(含企业年金) 但员工仍期待现金部分收入增长 [11] 劳动争议现状 - 2023年中国劳动争议案件结案数达164万件 是2000年同期的12.55倍 [13][14] - 案件类型呈现多元化趋势 竞业限制、福利待遇和社会保险纠纷持续上升 [14] - 数字技术发展导致混同用工现象增多 现行劳动法暴露出制度供给不足问题 [14] 灵活用工适配 - 灵活就业人员可自愿选择参保类型和缴费方式(按月/按季) 缴费基数设上下限范围 [18] - 平台企业试点"按单缴费"职业伤害保障模式 保费由平台承担 [19] - 非全日制用工等存在劳动关系的情形仍适用《解释二》 企业不得以灵活用工为名逃避责任 [19] 宏观政策导向 - 司法解释与二十届三中全会"完善就业优先政策"相呼应 旨在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13] - 2025年7月起社保缴费将纳入信用评价体系 恶意逃缴企业将面临融资、招投标等限制 [20] - 政策鼓励通过宣传引导提高灵活就业人员参保意识 实现权益保障与用工灵活性的平衡 [1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