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手把手教你点亮“人造太阳”,先从电源说起……
市值风云·2025-08-13 18:15

核聚变电源的核心作用 - 核聚变电源系统被比喻为"人造太阳"的"心脏"和"大脑",负责精确控制等离子体并维持反应稳定[4][5] - 电源系统需满足聚变三乘积(温度×密度×能量约束时间)达到5×10²¹才能实现自持反应,目前中国装置已提升至10²⁰量级[6] - 电源控制不精确可能导致等离子体失控,撞击装置壁造成严重损害[6] 核聚变电源的分类与技术要求 - 分为磁体电源(约束等离子体)和加热电源(升温至上亿度)两大类[7] - 磁体电源需具备超高稳定性(电压波动率<3%)、极速响应(0.3毫秒)和强抗干扰能力[8] - 加热电源采用欧姆加热、电子回旋加热(40-160GHz)、离子回旋加热和中性束注入(效率最高)四种方式[10] 中国核聚变项目进展 - EAST装置配备极向场电源(PF)、纵场电源(TF)、磁扰动电源(RMP)和垂直位移快速控制电源(VS)四类磁体电源[9] - 核心电子管(回旋管、速调管、四极管)已实现国产化突破,打破美俄法垄断[11][16] - 规划中的项目包括BEST(145亿)、星火一号(200亿)、洪荒170(30亿)等,预计2027-2035年建成[14] 市场空间与产业链 - 聚变电源占实验堆成本约10%,现有规划项目对应市场空间超50亿,其他技术路线(如仿星器)电源占比可达30%-50%[16] - 产业链分为上游(电子管、超级电容)、中游(特种电源集成)、下游(实验装置与电站)[16] - 行业技术壁垒高,定制化需求强,具备核级电源经验或客户合作历史的厂商更具优势[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