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9月1日起,“不缴社保”约定无效!最新司法解释护航劳动者权益
21世纪经济报道·2025-08-13 20:22

社保缴纳新规解读 核心观点 - 最高人民法院新规明确禁止任何形式的"协商不缴社保"行为,包括书面声明、口头承诺或现金替代等方式,均被认定为无效民事行为 [1] - 新规自9月1日起实施,违规企业需补缴社保且可追回已支付补偿,员工有权离职并索要经济补偿 [1] - 政策旨在消除社保规避现象,保障劳动者权益,同时推动用工市场规范化 [2][3] 市场现状与问题 - 部分中小企业与员工形成"默契"不缴社保以降低成本,常见于外卖、快递、餐饮等高流动性行业 [2] - 社保规避导致劳动者养老医疗无保障,企业面临工伤风险增加等长期隐患 [2] 行业影响 - 短期内对人力成本敏感的中小企业竞争力可能受冲击,但长期将倒逼企业转型 [2] - 合规企业获得更公平竞争环境,避免因人力成本差异输给违规对手 [2] - 强化灵活就业者、务工者等弱势群体保障,解决"年轻时拿现金,老了无保障"的社会问题 [2] 长期趋势 - 推动社保成为用工"必选项",促进企业管理现代化 [3] - 引导企业将社保成本纳入正常经营预算,通过创新而非规避成本获取利润 [3] - 政策有助于形成"人才红利",促进资金和资源向人力保障领域投入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