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7月金融数据出炉,融资成本持续下降
21世纪经济报道·2025-08-13 22:16

金融统计数据核心观点 - 7月末社会融资规模、M2、人民币贷款同比分别增长9%、8.8%、6.9%,均高于经济增速,显示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持续较强 [1] - GDP同比增长5.3%,较去年同期和全年提升0.3个百分点,为金融总量合理增长提供基本面支撑 [1] - M1-M2增速剪刀差收窄至3.2个百分点,较去年9月高点下降11个百分点,反映资金活化程度提升与经济活动回暖 [3][4] - 政府债券发行节奏提前,上半年累计发行13.3万亿元(国债7.89万亿元,同比增36%),带动社融规模高增长 [4] 货币供应与资金效率 - M2余额329.94万亿元(同比+8.8%),M1余额111.06万亿元(同比+5.6%),M0余额13.28万亿元(同比+11.8%) [4] - 大企业倾向于减少流动资金留存以提升效率,而中小企业因融资能力弱需保留更多周转资金 [4] - 部分大企业拖欠账款并转投理财,挤占上下游中小企业流动资金,抑制M1增长 [4] 社会融资规模与结构 - 7月末社融存量431.26万亿元(同比+9%),政府债券与直接融资占比提升削弱贷款指标的全面性 [4][5][6] - 贷款作为融资渠道的占比下降,社融指标更能全面反映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全景 [6] - 地方债务置换影响贷款约2.6万亿元,中小银行化险影响近7000亿元,还原后贷款增速更高 [7] 信贷增长与成本分析 - 人民币贷款余额268.51万亿元(同比+6.9%),7月季节性因素及银行"冲时点"行为导致数据波动 [7] - 普惠小微贷款余额35.05万亿元(同比+11.8%),制造业中长期贷款余额14.79万亿元(同比+8.5%),增速均高于整体贷款 [8] - 新发放企业贷款利率3.2%(同比-45bps),个人住房贷款利率3.1%(同比-30bps),综合融资成本持续下行 [9] 金融政策与行业趋势 - 金融机构从规模竞争转向服务精准化,挤出虚增空转贷款,提升实体经济融资质效 [8] - 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强化对重点领域支持,金融"五篇大文章"推动信贷结构优化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