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护航新型工业化,医疗装备迎利好
Wind万得·2025-08-14 06:36
金融支持新型工业化政策 - 中国人民银行等七部门联合印发《关于金融支持新型工业化的指导意见》,明确到2027年构建支持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的成熟金融体系,涵盖贷款、债券、股权等工具[3] - 新型工业化核心特征为信息化、智能化、绿色化,区别于传统高耗能模式,强调科技驱动与资源高效利用[4] - 政策目标包括2035年基本实现新型工业化,重点领域为集成电路、工业母机、医疗装备等战略产业[4] 医疗装备领域金融支持 - 高端医疗装备被定位为"新质生产力"代表,金融支持可同步实现制造业升级与健康中国战略[8] - 金融工具如科创板绿色通道、科技再贷款可解决早期研发投入大(如3.0T MRI设备成本达数千万)、周期长等痛点[9] - 首台套保险、融资租赁等模式帮助医疗机构降低采购风险,加速国产设备商业化[9] - 2025年上半年医疗器械领域融资279起,总金额109.37亿元,手术机器人、脑机接口等细分赛道受资本青睐[11] 政策实施路径与案例 - 2021-2025年累计发布10项配套政策,包括《制造业可靠性提升实施意见》《物联网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三年行动计划》等[6] - 典型融资案例包括: - 泉更高于山获10亿元A轮融资(高端影像设备)[13] - 御利叶智能获8亿元E轮融资(手术机器人)[13] - 阶梯医疗获3.5亿元融资(脑机接口)[13] - 金融支持推动国产替代,如心血管耗材通过集采降价实现普惠化[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