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万店"连锁商业模式分析 - 国内已形成7家体系化万店连锁企业,包括蜜雪冰城(超3万家)、华莱士/瑞幸(约2万家)、绝味鸭脖(1.3万家)、正新鸡排(1.2万家)、锅圈食汇和零食很忙(2023年新晋)[7] - 餐饮与零售业态分化明显,前5家为餐饮品牌,后2家为零售品牌,标志着中国零售业正式进入万店时代[10] - 万店模型本质是将传统菜市场/超市档口专业化拆分,通过社区化、折扣化实现区域到全国的扩张[17] 锅圈食汇案例研究 - 门店数量从2019年约1000家爆发式增长至2023年超1万家,成为中国首个零售业态万店品牌[11] - 商业模式创新在于将火锅服务链改造成零售链:前端冻品集合店提供60元零售价(对比海底捞40元食材成本),下沉市场占比达60%[12] - 供应链能力对标海底捞,同步建设高标准食品工厂,实现与餐饮巨头同等级原料供应体系[12] 零食很忙运营模式拆解 - 2021年投资时处于发展初期,2023年门店突破1.5万家,成为零食折扣赛道第一品牌[13][47] - 价格体系较传统渠道低30%(如农夫山泉2元→1.4元),总部仅保留10%毛利率但实现2-3%净利[14] - 单店模型优异:100平米容纳1000-1300个SKU,日均销售额1.5万元,消费者周均到店2-3次[15] 线下连锁投资逻辑 - 对比前置仓模式(每日优鲜百亿营收仍破产),万店连锁不依赖烧钱,通过单店模型打磨实现自然增长[19][21] - 扩张三阶段:1)前几家店验证原始模型 2)百店规模启动加盟 3)千店密度优化供应链[22][23] - 投资偏好刚需品类+模式创新组合,注重品质与效率平衡(如薛记炒货1000家/M Stand 500家/马记永200家)[18][24][26] 消费行业结构性变革 - 零食行业出现渠道迁移:三只松鼠销售额从峰值100亿降至70亿,消费需求转向折扣连锁[15] - 零售效率持续迭代:从超市散称→线上品牌(三只松鼠)→连锁折扣店,推动全行业价值链重构[16] - 日本经验本土化应用成为重要方法论,包括增长战略屋、5P产品配称等系统工具[48][50][54] 消费企业加速计划 - 课程体系覆盖产品开发(5P模型)、竞争战略(定价权构建)、组织管理(战略屋工具)等模块[49][52][54] - 实战案例包括十月稻田(年营收60亿)、源氏木语(1200家店)、植护(50亿销售额)等被投企业[47][53] - 目标学员为1-5亿营收新锐品牌或300+门店区域连锁创始人,课程费用10万元/人[56]
常斌:中国的“万店”从哪来?锅圈、零食很忙的基础模型,非常值得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