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天津大学发表最新Nature论文
生物世界·2025-08-14 18:00

锂金属电池技术突破 - 锂金属电池(LMB)因理论能量密度远超传统锂离子电池,成为下一代储能和电动汽车技术的关键[3] - 当前电解液设计受限于单一溶剂化结构,难以兼顾高能量输出与长循环寿命,制约实际应用[3] 研究核心成果 - 天津大学与西北核技术研究所团队首创电解液"离域化"设计理念,通过AI与分子筛选缩短研发周期[4] - 该设计打破传统溶剂化结构依赖,引入多样化电解液微环境,降低动态势垒并稳定电极界面[4] - 成功研制能量密度超600瓦时/公斤的二次金属锂软包电芯(90-100次循环稳定)及480瓦时/公斤模组电池(25次循环稳定)[4] - 核心性能指标较主流锂离子电池提升2-3倍,实现Battery600和Pack480目标[4] 应用前景 - 技术突破为电动交通、低空经济、消费电子及人形机器人等高能量密度需求领域提供解决方案[3] - 600瓦时/公斤电芯与480瓦时/公斤模组标志着高能电池技术实用化迈出关键一步[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