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AI驱动、周期回暖!模拟芯片再焕新象
Wind万得·2025-08-15 06:51

核心观点 - AIDC(人工智能数据中心)驱动模拟芯片市场高速增长,尤其是电源管理芯片(PMIC)需求显著提升 [3][4][5] - 模拟芯片行业结束两年价格战,进入复苏周期,德州仪器(TI)等龙头厂商启动全面涨价 [3][10][11] - 国产替代加速推进,中国模拟芯片厂商在汽车和工业领域渗透率持续提升 [9][15][16] - 全球模拟芯片市场呈现稳健增长态势,下游应用如工业自动化、汽车电子、AI算力基础设施需求旺盛 [9][14][17] AIDC驱动模拟芯片高速成长 - 大模型进化带来指数级算力需求,AIDC通过高密度GPU/TPU集群、低延迟网络和先进散热技术实现持续算力输出 [4] - 云厂商资本开支超半数投入AIDC建设,微软2025财年计划1200亿美元资本开支中800亿投向AIDC [5] - 2023-2028年全球AIDC新增装机复合年增长率预计达40.4%,市场规模将突破万亿美元 [5] - AIDC对电源管理芯片提出更高要求,需满足高性能、高可靠性、高效能,如PSU峰值效率需达97.5%以上 [6] - 全球PMIC市场2024年规模420亿美元,2029年预计突破530亿美元,CAGR 5.2%,AI服务器领域PMIC占比从2023年18%提升至2025年25% [8] - 国际巨头主导AIDC高端PMIC市场,TI、安森美、英飞凌等占据超70%份额,国内厂商渗透率约10%-15% [8] 模拟芯片全景 - 2024年全球模拟芯片市场规模794.33亿美元,电源管理芯片占比60%,信号链芯片占比40%,2025年预计增长至831亿美元 [9] - 模拟芯片下游市场通信(含消费电子)占比36%、汽车电子24%、工业20% [9] - 全球模拟芯片市场美国主导设计、中国主导需求,中国占全球需求40%但国产替代率仅30% [9] - TI 2025年Q2在中国工业市场营收占比降至55%,反映国产替代进展 [10] - 2025年8月TI启动全球涨价,涉及超6万款产品,涨幅10%-30%,行业库存优化,需求复苏 [11] - 消费电子和通讯产品去库存超两年,成为复苏主力,工业控制回升明显,传统汽车电子复苏较慢 [14] 投融动态 - 2025年模拟芯片投融呈现政策驱动、技术突围、资本聚焦特征,新能源汽车、AI硬件需求爆发推动投融资活跃度 [16] - 中国实施"流片地即原产地"规则,美国对进口芯片征收约100%关税,加速国产替代进程 [17] - 2025年模拟芯片赛道投融事件密集,如英麦科微电子D轮融资近1.5亿人民币,类比半导体战略融资2亿人民币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