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引导基金存续期延长趋势 - 2025年政府引导基金存续期呈现显著延长趋势,北京、上海、江苏、广东等省市新设引导基金存续期普遍超过10年,部分达20年 [1][2] - 深圳福田引导基金率先支持子基金存续期延长2年,湖北、江苏等地跟进推出"长续航版"引导基金,形成行业示范效应 [3] - 部分原有引导基金通过修改管理办法或二期基金设计实现期限延长,母基金层面15-20年存续期逐渐增多 [2][3] 子基金期限调整现状 - 新设子基金期限普遍比原有基金延长2-3年,深圳某创投机构新设基金期限达10年,较前一只延长3年 [3] - 子基金实际运作时间经"砍头去尾"折算后约为10-12年,虽优于过去7-8年,但未达外界预期的大幅延长幅度 [4] - 母基金投资期通常设定为5年,后期申请的子基金实际退出期仅剩几年,存在期限结构性不平衡问题 [4] 投资策略与LP要求变化 - 子基金投资期仍集中在3-4年,5年较少,投资策略未因整体期限延长而改变 [6] - LP对DPI要求更加严格,推动子基金在组合中配置可快速退出的并购类项目以加速资金回收 [6] - 管理费费率呈下降趋势,退出期收费基数小,延长期不收费,导致整体管理费收入不增反降 [7] 行业影响与挑战 - 期限延长显著改善行业心态,增强投早、投小、投硬科技的信心,尤其缓解国资引导基金的审计巡查压力 [9] - 部分地区探索"可循环投资"模式,取消投资期与退出期分割,提升资金使用效率 [9] - 长期未退出股权可能形成"堰塞湖",未来10-15年政府LP或面临大量未退出股权处置难题 [9] - 基金业绩成为存量基金延期谈判关键筹码,业绩优异者更易获得LP延期批准 [7]
深度丨“长续航版”政府引导基金频出,创投“募投管退”更从容
证券时报·2025-08-15 1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