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车企承诺 “60天内付款” 满期调查:兑现有限,压力仍在转移
晚点Auto·2025-08-15 18:17

账期调整现状 - 17家车企承诺缩短账期至60天后,大部分供应商收到的是承兑汇票或单据而非现金[4] - 年营收4亿元以下中小供应商账期正逐步缩减至60天现金支付,比亚迪已开始执行该政策[4] - 市值近千亿的大型供应商账期未明显改善,部分车企甚至要求其延长支付周期[4][8] - 广汽集团对中小企业5%使用银行承兑结算并贴息,一汽集团改为全额现金支付[6] - 丰田付款周期最短为45天现金,长安/小米/大众合资品牌为60天现金[7] 支付方式差异 - 理想/小鹏将60天账期写入采购合同补充条款[6] - 吉利采用60天内承兑汇票支付,比亚迪提高现金转账比例并下调迪链支付[7] - 3.5%以上的贴息成本存在于部分项目的承兑汇票提前兑现中[7] - 宁德时代等头部供应商要求车企预付保证金并严格限制到款时间[10] 行业监管动态 - 《保障中小企业款项支付条例》6月1日施行,禁止对中小企业强制接受商业汇票[7] - 工信部8月11日发布账期调研结果并开通问题反映窗口[7] - 工信部启动汽车成本调查和价格监测,引导价格回归合理区间[14] - 新能源汽车购置税免征额度2026年将减少50%[15] 供应链博弈策略 - 车企通过工程变更谈判拖延合同签署,最长可达10个月[11] - 验收节点差异(生产线接收vs整车下线)导致付款延迟[11] - 部分车企在合同期内重新招标已批量供货的零部件[12] - 供应商在成本明细申报中根据目标价"凑"数据应对压价[12] 市场竞争格局 - 中国汽车业产值利润率仅5%,3000万辆车利润不及丰田900万辆[13] - 碳酸锂价格3个月内从5.8万元涨至8.2万元,锂矿停产加速行业出清[13] - 日本汽车业1970年代通过技术升级将利润率从10%压至4%,零部件企业利润率不足3%[15] - 中国新能源汽车渗透率在52%徘徊近20周,行业进入深水区[15] 反内卷措施争议 - 60天账期承诺未限定付款方式,存在操作空间[4] - 增加配置替代直接降价成为车企新策略[5][13] - 行业普遍认为仅靠账期调整无法解决内卷问题[9] - 日本经验显示需结合技术标准升级与政策激励才能完成产业出清[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