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点Auto

搜索文档
预售价,成了定价策略的一部分
晚点Auto· 2025-07-03 23:53
新能源车预售与上市价差趋势 - 过去三年新能源车预售与上市价差持续扩大,预售价逐渐失去真实参考意义 [2] - 2023年上市定价较预售价降幅均值6.4%、中位值5.2%,2024年分别升至6.7%和5.8%,2025年上半年进一步扩大至11.3%与10.3% [11] - 上半年预售与上市起售价差额均值达4.3万元,较2023年(1.4万元)和2024年(1.5万元)显著提升 [11] 小鹏G7定价策略分析 - G7加推602公里长续航Max版定价19.58万元,较预售指引低4万元,Max/Ultra版分别定价20.58万和22.58万元 [4] - 上市9分钟大定超1万台,Ultra版预计占稳态交付量超60% [7] - 通过自研图灵AI芯片(Ultra版2250 TOPS算力)和Orin-X芯片(Max版508 TOPS)强化智能化卖点 [7] 行业竞争格局演变 - 小米SU7 Ultra等高价车型拉高均值,剔除后今年价差仍超2万元 [15] - 25万元价位面临Model Y/理想L6/问界M5等竞品围剿,20万元价位受乐道L60/零跑C16冲击 [6] - 车企通过"价格超预期"制造用户情绪冲动,价格敏感度已超过智能化等产品因素 [16] 预售机制功能异化 - 预售原为试探需求/收集潜客手段,近年价差"超预期"现象普遍化 [8] - 价差扩大源于市场竞争加剧与营销倒逼,形成"产品超值"情绪驱动 [16] - 该定价游戏大概率持续,反映行业从产品竞争向价格竞争转型 [16]
独家丨特斯拉暂停人形机器人生产,修改设计
晚点Auto· 2025-07-02 18:53
特斯拉Optimus项目进展 - 特斯拉暂停Optimus零部件采购以进行软硬件调整 设计调整预计需要2个月 新版Optimus将加入Grok支持的语音交互功能 [2] - 截至5月底公司仅采购可生产1200台Optimus的零部件 实际生产约1000台 远低于马斯克承诺的5000台年度目标 [3] - 项目负责人变更 原负责人离职后由AI软件副总裁接手 该副总裁此前领导FSD软件开发工作 [5] 产品技术挑战 - 硬件存在关节电机过热 灵巧手负载能力低 传动装置寿命短 续航短等问题 正在测试至少3种不同技术路线的灵巧手 [6] - 软件计划使用更多合成数据训练模型 提升自主操作能力和复杂动作成功率 [6] - 当前Optimus仅用于电池车间搬运 效率不足人工一半 尚未参与复杂汽车组装工作 [6] 公司战略与规划 - 马斯克计划2025年生产5万台Optimus 2027年产能目标从100万台下调至50万台 2029年目标超50万台 [6] - 公司已建立完整人形机器人供应链 研发团队超400人 原计划2024年零部件支出超3亿美元(按单台6万美元成本计算) [7] - 可能在三季度股东大会上展示第三代Optimus 以提振投资者信心 [7] 公司整体动态 - 高层持续动荡 2024年上半年已有5位高管离职 核心管理层仅剩马斯克和朱晓彤 [5] - 产品线方面 计划年内推出缩小版Model Y和7座版Model Y 后者将于10月在中美同步上市 [5] - 近期股价下跌5.34% 投行下调交付预期 主因欧洲和中国市场需求疲软 [7]
对话小鹏联创何涛:第二次创业,我想证明我是谁
晚点Auto· 2025-07-01 19:47
以下文章来源于晚点LatePost ,作者晚点团队 晚点LatePost . 晚一点,好一点 去东南亚市场做智能电动摩托车,挑战本田、雅马哈。 文 丨 司雯雯 编辑 丨 宋玮 没有欢送仪式,何涛最终独自一人离开他参与创立的小鹏汽车。他特地晚上去,腾空办公室、移出人 事关系,清扫在此间的所有痕迹。有人曾提议送别,"那太尴尬",他猜测不知情的员工怎么想,"他跟 何小鹏闹掰了、跑了,怎么还欢送?" 他在小鹏已没有任何管理职位。4 个月前,2024 年 3 月小鹏汽车公告,夏珩和何涛从总裁、副总裁转 任 "终身荣誉顾问"。外界解读更直接,三个合伙人关系崩盘、"被迫出局"。 从开始创业到结束,恰好 10 年。何涛获得 29 岁辞职创业时最渴望的东西——从一名月薪 4000 块的 程序员到财富自由、手握几亿美金——却没获得相匹配的声望。小鹏汽车有新的核心班子,何小鹏办 公桌上合影身旁是顾宏地、王凤英。没人再提何涛的名字。 "以前也没什么人提我"。他说不在意。 这可能是一种回避,至少从 2022 年 9 月小鹏 G9 配置混乱、上市失利和小鹏销量一路滑坡后,许多 批评者认为何小鹏、何涛、夏珩三人管理不善。何小鹏过于民主、只 ...
又一轮价格战的喧嚣散去,被忽视的问题是什么?
晚点Auto· 2025-06-30 22:20
价格战与行业竞争 - 特斯拉中国官宣Model 3焕新版、Model Y降价,比亚迪、五菱、长安、哪吒等自主品牌跟进降价,合资品牌承压加入,价格战正式打响 [2] - 2024年价格战贯穿始终,比亚迪为22款车型推出限时"补贴价"或"一口价",一款车型直降超5万元,降幅相当于原售价三分之一,吉利、奇瑞、零跑等超70款车型跟进降价 [3] - 买方市场消费者对价格高度敏感,头部企业降价引发全行业连锁降价,前五个月中国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282.6万辆和1274.8万辆,同比增长12.7%和10.9%,但行业盈利水平持续下滑 [4] - 价格竞争是市场经济常用手段,只要没有违法行为,企业可以自由定价,应谴责的是恶性竞争而非价格竞争本身 [7] - 供求严重失衡是价格战根源,消费者选择更多议价空间大,"零公里二手车"是供求失衡下的副产品 [8] - 不应将价格战与内卷或恶性竞争划等号,价格由供求关系决定,行业参与者制定价格同盟涉嫌违法 [9] - 关注点应放在价格涨跌过程中是否涉嫌违法,如低于成本价销售或滥用市场支配地位 [10] 行业规则与监管 - 评判竞争行为标准应是法律,如《价格法》《反不正当竞争法》《反垄断法》,有关部门应调查企业是否涉嫌违法 [11] - 行业组织应牵头制定行业自律规则,如中国汽车流通协会牵头的经销商退出机制,补充公平退出条款 [12] - 行业公约靠行业组织牵头让会员签订,建立清晰透明所有人都认可的规则,显规则越多潜规则越少 [14] 经销商现状与转型 - 厂商和经销商矛盾永恒存在,经销商不满厂商压库和进销倒挂,厂商返利或补贴结算周期长需完成考核目标 [15] - 区域性龙头经销商比全国性大集团表现更好,因船小好调头转型快,全国性大集团管理跟不上当地弱势 [16] - 新能源经销商集团新车业务盈利好于行业,因收入结构不同,挣佣金服务费和卖车营收,头部品牌能获利 [17] - 传统经销商转型势在必行,5月新能源渗透率超50%,转型窗口期仍在,可与小鹏、长安、吉利等合作 [18]
理想整合设立智能汽车群组,总裁马东辉统管研发、供应和销服
晚点Auto· 2025-06-27 16:47
先调整自己,迎接这场更难的战斗。 文 丨 赵宇 编辑 丨 龚方毅 我们获悉,理想汽车今日发布内部信,宣布多项组织与人事调整,主要涉及销售与服务群组相关变 动:原销售与服务群组将和研发与供应群组合并,成立新的智能汽车群组,对理想汽车智能汽车业务 的战略到经营闭环负责。 总裁马东辉将担任智能汽车群组的负责人,向董事长兼 CEO 李想汇报。其余一级群组不受影响,包 括理想汽车董事长、CEO 李想直管的产品与战略群组,CTO 谢炎负责的系统与计算群组,CFO 李铁 负责的组织与财经群组。其中,李想除了继续负责汽车业务相关的产品线、产品部、品牌、战略等团 队,也会将更多精力投入 AI(人工智能)领域。 理想汽车在内部信中称,智能汽车群组成立后,将通过研发、供应、销售、服务的端到端经营与深度 协同,更有力地支撑面向用户的价值创造、价值传递与经营闭环,为理想汽车构筑面向下一个阶段的 领先优势。 今年 7 月和 9 月,理想将先后发布 i8 和 i6 两款非常重要的纯电 SUV 产品。一位接近理想汽车的人 士对我们分析称,理想希望借助这样的组织调整,更加快速地适应当下国内汽车市场激烈的竞争环 境,因此进一步消除部门墙、让公司 ...
YU7 冲击波来袭,谁被波及?
晚点Auto· 2025-06-27 14:10
不会只有特斯拉。 文 丨 赵宇 曾兴 龚方毅 2019 年 "双 11",天猫用时 1 小时 3 分 59 秒,成交额突破 1000 亿元,是中国消费互联网繁荣时期的 象征。六年后,雷军一小时内定出去 28.9 万台小米 YU7,按 25.35 万元起售价估算,订单价值超过 700 亿元,也创造了某种奇观。 YU7 订单价值可以排进去年 A 股公司收入 Top 200,跟三一重工、北京银行的收入规模相仿。发布会 前夕, 几位汽车投资人对 YU7 的判断是 "超预期或大超预期"。 发布会后,投资群里最流行的段子是 "卖得比 Labubu 都快。" A 股分析师的幽默,通常只在熊市里发挥得格外出色,现在小米 YU7 让他们提前进入了状态。调侃 归调侃,很快大家都开始重新跑模型、算产能、评估订单兑现率。因为发布会后小米 ADR 股价一度 制图 丨 黄帧昕 编辑 丨 龚方毅 涨超 10%,次日(6 月 27 日)港股开盘高开 8%、市值再创历史新高。 尽管 YU7 大定定义和其他汽车略有不同 —— 支付 5000 元的大定用户可以在 7 天内无理由退订,而 多数新势力品牌的定金要么不可退,要么退还时限更短 —— 例如 ...
从地平线拆分后,地瓜机器人怎么做具身智能卖水人丨具身智能对话#15
晚点Auto· 2025-06-23 20:44
地瓜机器人 CEO 王丛 未来会有好用的通用人形机器人,但它无法解决所有问题。 文 丨 李梓楠 编辑 丨 程曼祺 具身智能产业还处在分歧多于共识的状态。最基础的外观就百花齐放,带双腿、带轮子的,身高分布在 1.3 米到 1.8 米的区间;至于机器人大脑,现有技术路线分歧更大,行业中大部分人甚至还无法准确描述面对的问题是什 么。 与大部分追求确定性的供应商不同,芯片供应商地瓜机器人在具身智能技术路线仍未明确且收敛的情况下就已入 局。 地瓜机器人 CEO 王丛说这很符合地平线做事的思路——选择够难够长期,最好当下还不大但未来可能很大的赛 道做,"在没有人竞争的地方竞争"。 地瓜机器人孵化于地平线的机器人事业部,原本职责是在自动驾驶以外,给地平线的芯片寻找客户。2023 年末, 看到大模型技术加持下机器人的进步后,地平线机器人事业部从独立成地瓜机器人,意为地平线结的瓜。 和当年地平线进入智能汽车市场类似,智能机器人虽然是一个目前总规模不大的新兴市场,但这里也有巨头徘 徊:如英伟达就正在机器人市场主推 Jetson 嵌入式系统,它是一套包含 CPU、GPU、内存、 闪存和电源管理系 统等核心模块的机器人端侧电脑。 " ...
电动化的尽头,是更大的油箱?
晚点Auto· 2025-06-19 17:35
电动化战略调整 - 奥迪撤回2033年停售燃油车计划,不再设定明确终止时间表,转向提供纯电、插混及内燃机多样化产品组合 [3] - 中国车企从专注纯电转向插混车型,因电池技术成熟使插混纯电续航达300公里以上(2019年平均水平的3-6倍) [4] - 插混车型成本结构更具韧性,能顺应原材料价格变化享受政策优待 [4] 市场销量与产品趋势 - 2024年前5月中国插混车型销量同比增76.9%,占新能源整体销量42.1%,同比提升8.6个百分点 [5] - 新能源车型油箱容积显著增大:领克06新能源油箱从35升增至51升,比亚迪海豹06 DM-i配备65升油箱(A+级轿车同级燃油车1.5倍) [6] - 插混车型油箱普遍大于同级别燃油车,如问界M9、理想L7油箱超燃油SUV星越L、途观L [7][13] 技术驱动与成本优化 - 2017-2024年新发布新能源车型油箱容积累计增52.6%至58升,电池容量中位数增50.6%至19.4度 [22] - 动力电池价格大幅下降:碳酸锂价格不足2022年底高点的1/9,磷酸铁锂和三元电池价格降幅超50% [25][28] - 比亚迪第五代DM技术实现百公里亏电油耗2.9升,长城Hi4混动架构通过双电机布局实现四驱效果 [43] 政策与竞争格局 - 新能源购置税减免政策延续至2027年底,纯电与插混车型享受同等待遇 [40] - 自主品牌主导插混市场:2024年销量250.4万辆(同比增80.2%),比亚迪插混销量达2021年的9.1倍 [40] - 增程与插混市场分化:20万元以下插混占优,20万元以上增程份额更高 [31][34]
独家丨蔚来正讨论为芯片自研部门引入战略投资者
晚点Auto· 2025-06-18 14:49
芯片业务可能会被分拆 。 文 丨 赵宇 编辑 丨 龚方毅 我们从多个独立信源处获悉,蔚来拟为旗下芯片相关业务引入战略投资者。 根据我们看到的一份文件材料,蔚来芯片自研团队目前以业务部门的形式存在,后续计划成立 项目实体。蔚来计划向战略投资者出让少量股权,但将继续保持对该项目实体的控制权。 我们就上述信息与蔚来官方确认,相关人士回应:这属于猜测性信息。 蔚来 2021 年启动芯片自研项目,这在一定程度上是在效仿特斯拉。作为全球首家自研智能辅助驾驶 芯片的车企,特斯拉早在 2016 年与 Mobileye 合作期间,就从 AMD 挖来芯片产业传奇人物吉姆·凯勒 (Jim Keller)。2019 年 3 月,特斯拉量产智能辅助驾驶硬件系统 Hardware 3.0,其搭载的 2 颗 FSD 芯片由特斯拉自研,采用 14 纳米制程,单颗算力为 72 TOPS(衡量芯片处理能力的重要指标,指每 秒计算 1 万亿次)。 截至目前,蔚来已推出两款自研芯片产品,分别是激光雷达主控芯片 "杨戬"、智能辅助驾驶芯片 "神 玑 NX9031 "。后者被视为蔚来芯片自研团队迄今最重大的工作成果,已先后在蔚来 ET9、2025 款蔚 ...
2025 汽车年中大戏:迟来的承诺和并不难算的账
晚点Auto· 2025-06-13 21:43
编辑 丨 龚方毅 中国商业新闻头条连着数周和国内车企博弈有关,热搜议题按日更新,已经从 "车圈恒大"、技术规格 争议,迅速收敛至这周的反内卷和 "60 天账期",热度一度盖过世界首富与美国总统间的社交之战, 和新一轮贸易谈判。 文 丨 李梓楠 司雯雯 赵宇 多位车企高管的言辞指向同一个对手。数个行业协会表示 "价格战" 没有赢家、没有未来。商务部表态 维护公平竞争市场秩序,工信部更明确表示将加大汽车行业 "内卷式" 竞争整治力度。 曾经的价格战代表产业 —— 钢铁行业 —— 呼吁汽车业停止价格战,不要再逼迫几乎零毛利的钢厂降 价,也不要再持续拉长账期、将融资压力转嫁上游。 随着本月《保障中小企业款项支付条例》 正式生效,6 月 10 日晚间,广汽、长安、东风、一汽、赛 力斯、吉利等多家主流车企,几乎同一时间宣布将供应商支付账期统一缩短至 60 天内。11 日凌晨, 处在风暴中心的比亚迪也宣布跟进。工信部表示 "支持整车企业切实践行有关承诺"。截至当前,至少 17 家车企承诺执行同一标准。 另据我们了解,近期有不少于 7 家主机厂商承诺在 60 天内向经销商支付销售奖励及返利,目前承诺 的厂商包括宝马、北汽新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