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概况 - 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WRC)在北京亦庄举办,主题为"让机器人更智慧,让具身体更智能",吸引200余家国内外企业参展,展出1500余件前沿产品,其中人形机器人整机企业数量创全球同类展会之最 [1] 投资人与企业关注重点 - 机器人行业1.0时代关注业务发展、订单情况和财务健康,2.0时代关注端到端学习范式和通用智能发展 [6] - 早期投资人关注技术领先性和商业可落地性,后期关注销售额、毛利等财务数据 [7] - 企业更关注产品周期前端如技术落地和验证测试,投资人同时关注中后端如行业天花板和退出方式 [7] - 成熟企业关注增长可预见性、竞争格局、利润改善和出海状态 [8] 商业化挑战 - To B企业需避免"零毛利"和"长账期"陷阱,优选订单并提升交付效率 [11] - 出海面临市场教育投入大、本地化服务能力建设等挑战,需依据目的国实际情况调整策略 [12] - 产品竞争力持续提升、人才获取和组织流程优化是长期挑战 [13] - 市场教育是核心挑战,需针对不同国家进行差异化用户教育 [14][15] 出海策略 - 出海需"一地一策"深度耕耘,建立国际化能力而非简单复制粘贴 [16] - 产品需根据目标市场劳动力价格、用户习惯和文化差异进行调整 [16][18] - 发达国家对售后服务要求高,需建立本地化服务体系 [17] - 需重视数据安全、隐私保护和专利问题,各国法规差异大 [21] - 日本市场对品质要求极高,但客户忠诚度高,需关注全生命周期价值 [22] 产业链发展 - 期待中国机器人创业环境改善,具身智能领域的世界模型发展能推动行业进步 [24] - AI和大模型发展将解决无序拣选等技术难题,推动全场无人化 [25] - 关键零部件如电机、电池需性能提升且成本下降 [26] - 供应链标准化和健全化将支撑更大规模增长,人形机器人供应链建设是重点 [26] 未来预测 - 2027年人形机器人出货量或达10万台,智能化进展是关键 [27] - 工业或商业服务场景的人形机器人专职工作有望在2-3年内规模化落地 [27] - 大规模应用可能在2030年,届时人们将普遍接受机器人 [28] - 仓储和制造业细分场景可能最先实现具身智能落地 [28] 行业展望 - 期待具身智能模型在未来18个月有重大跨越,中国创业者发挥更大价值 [30] - 持续为客户创造商业闭环价值,共建机器人生态 [31] - 未来人类将感叹"没有机器人世界将会怎样" [32] - 具身智能将给人类社会带来巨大变化,需保持耐心 [33]
从1.0到2.0时代:锦秋基金臧天宇剖析智能机器人行业投资逻辑
锦秋集·2025-08-15 2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