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从“整体憧憬”迈向“订单验证”!人形机器人第二轮行情有何不同?
券商中国·2025-08-17 20:51

人形机器人行业前景 - 行业被多位公募人士视为"商业化元年",未来应用领域广泛,有望成为万亿美金级别的全球性业态,对标汽车赛道估算[2] - 中国信通院预计2045年后国内在用人形机器人数量将超1亿台,整机市场规模达10万亿元级别,覆盖工业制造、家庭服务、医疗辅助等多个领域[4] - 国际汽车制造商协会数据显示2024年全球汽车销量超9000万辆,人形机器人未来有望超越这一数字,按特斯拉2万美金/台售价测算,行业规模可达万亿美金[4] 资本市场表现 - Wind分类下"机器人指数"去年9月至今年2月涨幅接近翻倍,近期再度领跑并有望超越前期高点[4] - 主动权益产品中永赢先进制造智选、中航趋势领航和方正富邦信泓年内收益率超60%,多只产品自4月8日以来反弹幅度超30%[4] - ETF方面多只主题产品年内收益超23%,华夏中证机器人ETF份额从53亿份增至170亿份,天弘和易方达相关ETF份额分别增24.56亿份和30.82亿份[5] 产业链格局 - 中美在产业链各具优势:美国在AI算法和高端芯片领先,中国在硬件集成与成本控制效率突出,核心零部件国产化率已突破70%[6] - 国内产业链参与者包括创新型本体企业(宇树、智元等)、整车厂(特斯拉、小米等)及上游软硬件零部件制造企业[7] - 制造企业机会集中在核心零部件国产替代、供应链地位提升及规模效应抢占全球份额三个层面[8] 投资逻辑演变 - 首轮行情由技术突破催生概念想象,呈现普涨特征;近期行情则聚焦有客户验证、订单进展和量产规划的标的,业绩兑现成为核心驱动[9] - 基本面验证初露端倪:核心零部件企业获头部客户小批量订单,部分公司机器人业务收入同比翻倍[10] - 埃斯顿伺服系统与谐波减速器国产化率提升,在手订单增30%;大洋电机预计下半年交付能力提升20%;夏厦精密高精度传感器模组月产能突破1万套[11] 未来投资方向 - 重点关注上游核心零部件(减速器、六维力传感器、丝杠等)、系统集成能力强的整机厂商及智能化软件层面[12] - 核心零部件企业技术确定性强、竞争壁垒高且单机价值占比超60%,需关注通过头部厂商认证的供应商[13] - 整机制造企业需具备硬件集成、软件迭代与场景理解能力,能跑通商业模式并规模化交付的企业将享最大红利[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