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案不代表征税,一文读懂“房东税”
21世纪经济报道·2025-08-18 17:26
住房租赁条例与"房东税"解读 核心观点 - "房东税"并非新增税种 而是对现有租赁环节税收的统称 多地税务部门已辟谣未因条例出台调整税费政策 [1][2][5] - 《住房租赁条例》核心在于规范合同备案 通过多部门信息共享实现租购同权 而非增加税负 [1][7][9] - 当前租赁市场供给充足 房东转嫁税费难度大 实际税收负担经减免后处于较低水平 [11][12] 租赁环节税收构成 - 个人出租住房涉及7项税费 但实际执行中仅需缴纳个人所得税(10%) 房产税(4%) 营业税(3%) 且月租金≤10万元时免征增值税及附加税费 [5] - 地方政府普遍实施减免政策 如房产税/营业税减半 个税按0.5%核定征收 机构出租住房增值税率从5%降至1.5% [5][6] - 计税基数不含增值税 体现"能免则免 能减则减"原则 [5] 备案制度的意义 - 备案是享受子女教育/社会保障等租购同权权益的前提 2023年租房人口达2.6亿 2025年将突破3亿 [7][8] - 保护双方权益:租客获得租金/押金保障 房东可约束不文明行为 并优化居住证办理流程 [9] - 备案与税务系统无直接关联 主要服务于流动人口管理和公共服务供给 [9][11] 市场供需现状 - 2025年7月55城个人出租房源达61.8万套创三年新高 挂牌租金连续11个月环比下降至31.65元/㎡/月 [12] - 二手房转租赁+保租房入市加剧供给竞争 房东更倾向降租金而非转嫁税费 [12]